信息来源:[db:出处] 发布日期:2013-03-29 浏览量:4
日前,记者在永春采访时了解到,自泉州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召开以来,永春县按照“产业强县”的总体布局,围绕“五项科技”,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部署产业创新链;以产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为带动和示范,壮大产业集群;以科技为引擎引领区域产业、经济加快发展。
据了解,“五项科技”指的是传统工业科技、现代农业科技、新兴产业科技、生态科技和民生科技。采访过程中,永春县科技局局长刘双标告诉记者,近年来永春县在传统工业、现代农业、新兴产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应发现不足,并针对不足进行努力,寻求突破。
“科技工作涵盖方方面面,如何全面创新地开展科技工作?首先要找准切入点。”在刘双标看来,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将永春的科技工作根据产业形态进行细分,是结合中央、省市县科技大会的精神,找准了科技工作的切入点。
“在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科技大会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当前科技工作的实际,经过系统研究、归纳所细分出的‘五项科技’,也是我县今后一段时期开展科技工作的五大方向。”刘双标如是说。
农业科技打造现代农业样板
在永春县外山乡,800多亩的金银花映入眼帘,为提高林地的利用率,林下还养起了贵妃鸡。外山乡分管科技的副乡长许金华告诉记者,金银花是从外地引进的,为了让其能适应当地的气候,还使用了驯化技术。
而在位于湖洋镇的景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生长在此的韩国大花蕙兰,公司技术员郑倩芬介绍,公司还从澳大利亚引进了60多个大花蕙兰新品种,通过适应性、观赏性及抗性等培育,目前已选育出50多个适合在我市种植及推广应用的优良大花蕙兰品种。
此外,为了应对柑橘黄龙病,永春县绿源柑橘苗木繁殖场与省内外高校合作开展了无病毒柑橘良种优质苗木的研究,目前已具备了年生产20~30万株无病毒柑橘良种优质苗木的生产能力;该县的康绿隆果疏公司积极推广无土栽培技术,配合喷灌、滴灌、杀虫灯、防虫网等设备,生产出的无公害蔬菜受到了普遍好评;该县的天绿葡萄合作社,通过葡萄认领的形式,为产品打开了知名度。
刘双标指出,近年来中央1号文件都在强调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永春作为农业大县,具备较好的农业基础,目前已形成以物理农业、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为主题的永春现代农业样板。在今后一段时期,针对农业科技更要抓住机遇、结合实际、整合提升来促进产业发展。
创新模式为传统工业注入活力
永春老醋作为永春县的传统产业,近年来不断拓宽营销渠道,提升品牌附加值。在永春老醋厂内,记者看到一群观光客正在观光。一位来自厦门的小伙子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吃永春老醋,这次来永春旅游有机会能看到永春老醋的制作工艺全流程,感觉很放心。
该厂办公室主任时江秋告诉记者:“为了在现代消费大潮中保有永春老醋的品牌价值,2008年以来,我们根据自身的状况开发出了包含厂区观光、生产流程观摩、免费品尝醋饮料等内容的工业旅游项目,销量同比增加了60%。” 据了解,目前永春县有永春老醋厂和顺德堂等两家老醋生产企业获批了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而在以篾香为主导产业的永春达埔镇,近年来也在创新销售模式上下足功夫。彬达制香企业与福建医科大学加强合作,共同开发了具有抗过敏反应的“彬达”香(卫生香)新产品,并注重生产工艺、新产品开发,联合福州大学对制香设备深入研发,提档升级了产业延伸链。在兴隆制香厂,记者看到了以传统文化为主导的品香会所,该厂的负责人林文溪介绍,近年来企业开始研究香品中的文化内涵,并与传统文化结合开发出一系列的高档产品,不仅提升了品牌价值,销量也增加了不少。
“永春老醋和篾香,是我们县的两大传统产业,新形势下如何提升这些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就是要依托科技作为支撑。”在刘双标看来,像永春老醋厂、彬达制香企业等的做法,正是以科技为支撑,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生命力,提升产业品牌价值的优秀典范。
民生科技为发展赢得先机
近年来污水处理等贴近民生的产业也受到关注,记者了解到永春县多家企业围绕污水处理开发了相应的科技产品,这些产品为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家住永春县城五里街的林大妈最近盖新房,安装了聚乙烯化粪池来代替传统的砖混化粪池。她告诉记者,这种化粪池价格实惠,还防渗漏,现在村里人盖新房大多都用这种新玩意儿。据了解,聚乙烯化粪池是利新德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研制的新型环保产品,采用环保型线性密度聚乙烯原料经旋转塑一次中空成型,化粪池整体无缝连接,具备防渗漏、耐冲击、寿命长、污水处理效果好的特点。该公司销售部经理张伟灿告诉记者,该化粪池还有生物降解处理的能力,采用了生物膜法技术处理工艺,能够将化粪池中的沉淀腐物和有机生物降解,将废水中的COD转化为无害的无机物质,由此处理出来的水能够达到中水合用的标准。
在福建永春水轮发电设备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该公司研发的扬水搅拌曝气机在污水池里工作着。公司负责人陈礼生介绍,这款曝气机是一款新型的污水处理环保设备,是公司与多家省级科研单位和院校合作研发的。由于其具备效率高、操作方便、费用低廉、易于维护的优点,目前已在省内外多个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得到了应用,为城镇废水及工业污水处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刘双标表示,像利新德公司和永春水轮发电设备有限公司等开发出的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的环保产品不仅解决了民众的所需所盼,也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赢得了先机。
新兴产业科技风生水起
在泉州迈特富纺织服饰有限公司,一款具有防弹、阻燃、防臭功能的内裤吸引了记者的眼球。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款内裤的玄机在于其布料采用了100%的桑蚕丝作为原料,通过深加工并加入特殊材料后才具备上述功能。据介绍,这款内裤是由该公司与江南大学合作开发的,一条内裤的售价约为600元人民币,产品市场广阔。
生态环保面料的研发是近年来各大面料生产企业的主导方向,奔达金银丝线有限公司正是抓住这一机遇开发出了具有去污、抗静电功能的可降解金银丝线。雷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维生素生产的企业,近年来该公司为了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潜心研究微胶囊的制备技术,并成功研发出纳米级维生素A微胶囊。
“新兴产业科技技术含量高,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县产业科技发展的主导方向。今后我县将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集中力量推动一批技术转型实施,以研发促应用,以应用带发展,加快高新技术成果从研发向产业转化。”刘双标说。
生态科技留住青山绿水
永春位于晋江上游,对桃溪的治理不仅关乎着永春当地的生态平衡,同时对保护泉州市的青山绿水也具有积极作用。在驱车前往达埔、湖洋、五里街等乡镇采访时,记者看到沿途的河水清澈,两岸树木苍翠。刘双标告诉记者,这正是永春县开展桃溪流域综合治理以来所取得的成效。
据了解,近年来,永春县大力发展生态科技,通过创新技术的应用,加速实现桃溪流域“水清、堤固、园靓、路畅、岸绿、房美”的总体目标;同步实施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形成基础设施配套、茶田区间有序、排灌自如、交通运输和田间作业便利的标准化生态茶园。
德盛农药企业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共同研发出茶叶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所需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运用于县域茶叶生产,并通过推广“农药残留控制及统防统治技术”,提升病虫害防治成效,节约永春茶叶农药成本,提高茶叶品质。另外,永春县不断强化建设山水名城、美丽乡镇的举措,持续开展“全民大造绿”活动,倡导爱绿、养绿、捐绿,大力运用科技创新植树造林,保护青山绿水,提高生态建设水平。
刘双标指出,生态科技与中央构建美丽中国的精神相吻合,同时也符合永春县发展的需要。他表示,今后永春还将在水土保持、农林治理等领域加大科技应用,带动生态科技发展。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