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心脏M3受体新发现 有助于揭示心脏疾病奥秘

心脏M3受体新发现 有助于揭示心脏疾病奥秘

信息来源: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    发布日期:2013-04-07    浏览量:4

  中国科技网讯 记者4月2日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悉,由该校杜智敏教授领衔完成的一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M3受体——心肌保护的新靶点”,近日获得2012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该成果首次证实心脏M3受体在病理状态下为“负性肌力和负性频率作用”,即激动M3受体可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减慢窦性心律。这一成果阐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为临床研发更有效的药物提供了依据。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是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其中受体和离子通道的功能失常成为心肌梗死、心肌肥厚、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的重要“推手”。科学家认识到,M3受体担负着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调节功能。

  杜智敏团队首先建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肥厚的动物模型,深入观察M3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激动M3受体通过抗细胞凋亡、缓解细胞内钙超载、降低氧化应激水平、纠正离子通道失衡等多方途径,起到抗心肌缺血、心肌肥厚、心律失常的效果。同时,M3受体具有模拟晚期缺血预适应作用,可以上调热休克蛋白70和环加氧酶2,调节蛋白激酶C-ε和β-链蛋白的活化、表达,从而减少缺血所致的心肌损伤。课题组还发现,激动M3受体可抑制微小核苷酸miR-1及miR-376b-5p的表达,有助于抗心律失常及抗心肌缺血;首次阐明微小核苷酸与M3受体抗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关系。

  此外,体内外实验均证明激动M3受体可降低心肌肥厚标志物心房利钠肽和β-肌球蛋白重链的表达水平。课题组还运用转基因技术首次成功建立心肌M3受体转基因鼠和转基因H9c2细胞系,为进一步探寻心脏M3受体的功能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

  相关论文发表于《分子医学》《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英国药理学杂志》等国际著名期刊。(记者李丽云 通讯员衣晓峰 杭鹏洲)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