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心理学家探究 幸福的源头

心理学家探究 幸福的源头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日期:2013-04-07    浏览量:4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肯定都不一样,甚至同一人在不同时期的答案也不尽相同。有人说幸福就是过年时能陪伴在老人身边,也有人会说幸福就是极度饥饿时能美美地享受一顿大餐,还会有人认为幸福就是成功和拥有巨大财富……
  那么,社会心理学家能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
  据每日科学网报道,最近在新奥尔良召开的“社会与人格心理学会(SPSP)”年会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艾米·戈登等研究人员报告指出,目前社会心理学家越来越多地发现,亲社会行为——包括表达感恩和奉献他人等——是人们心理幸福感的关键;人们的消费方式对自身健康和幸福也能产生重要影响;人类具有给予他人的特质,而且这种特质可以源自于孩提时代。
  良好睡眠增加感恩情怀
  众所周知,良好睡眠能给人带来健康和幸福感。最新调查则发现了另一个益处——能使人有更多的感恩情怀。
  尽管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睡眠有益于身心健康,但不少人似乎依然以睡眠少为自豪。戈登表示:“以前的研究显示感恩能促进良好睡眠,但我们的调查则反向看待这个因果关系。就我们所知,本项研究第一次揭示,睡眠不佳会对向他人表达感恩产生消极影响,而感恩心则是有助于形成和维系社会密切联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情感。”
  大量研究已表明,懂得感恩的人会更加健康和快乐。戈登研究小组最新进行的三项研究,旨在探究睡眠不佳究竟会如何影响人们的感恩情怀。
  在第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请参与者列举5件生活中能让他们感激的事情。结果发现,与睡眠良好的人相比,睡眠不佳的人明显缺乏感恩情怀。
  美国精神科医生于1989年编制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适用于评估人们的睡眠质量。研究人员对其进行适当改进后,用以评估参与者的睡眠情况。在第二项研究中,参与者详细记录了两个星期以来的睡眠状况,以及自己的感恩心情。结果发现,睡眠不佳与感恩心情下滑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度,此外,参与者还报告近期感觉自己更为自私。
  第三项研究的参与者是夫妻,结果发现,当双方有一人睡眠不佳时,他(或她)对另一半的感恩之情就会减少。戈登指出:“与这项发现相符的是,人们报告夫妻双方有人睡眠不佳时,自己从伴侣那里感受到较少的感激。这表明缺乏感恩情怀已感染了其伴侣。”
  戈登认为:“睡眠不佳并非是一种孤立的事情,它能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例如它会影响人们表达感恩的能力,而表达感恩则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情绪。”
  “给予”使人感到富有
  正如表达感恩能使自己受益一样,给予他人(金钱和时间)也具有同样效果。
  最新研究显示,世界各地的人通过为别人花钱获得的幸福感,远远超过为自己花钱所得。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诺顿和哥伦比亚大学的伊丽莎白·邓恩在即将上市的合著新书《快乐之钱:精明消费的科学之道》中写道:“我们首次指出,赠与他人钱财或为他人花钱,都会增加捐赠者心理上的富有感,这是一种出人意料的心理效益。”诺顿和其同事在一系列尚未发表的研究中发现,慈善捐助会使人感到更加富有。
  此前诺顿等人在《心理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帮助他人做事(如小到帮别人写作业,大到帮邻居清理车道),以及为帮助他人而耗费时间确实能使人感觉自己拥有更多的时间。“事实上,为他人付出时间能缓解人们自身的时间饥渴感,这比突如其来地获得一些自由时间的效果更佳。”
  为他人花钱能让人们感到更为富有——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低收入阶层个体捐赠占其收入的比例会高于中等收入阶层个体。另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年均收入在2万美元以下的美国人,其慈善捐赠占本人收入比例高于年薪为3万美元的人。
  诺顿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偏低者的捐助行为可以减轻其贫穷感。如同越来越多的其他研究所显示的一样,我们也认为除了上述益处之外,亲社会行为将给人们带来其他更多的益处,包括更多的幸福感、死亡率下降和更强的免疫功能等。”
  体验型消费让人更加开心
  心理学家将人的消费行为分为体验型消费(如享受假期、欣赏音乐会和外出吃饭等)和购物型消费(如购买衣服、珠宝或电子产品等具体实物)。在相关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体验型消费比购物型消费更能带给人们幸福感。康奈尔大学的阿米特·库玛尔和托马斯·基洛维奇正在探究造成这种差异的潜在原因——即拥有经历比拥有某些实物更能激发人们向他人讲述并共同分享。
  在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让参与者回忆一件有重要意义的体验型消费或者购物型消费的事例,然后让参与者回答:自己曾经多少次谈论该事情?这件事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满意程度?结果发现,体验型消费者的满意度高于购物型消费者,其原因在于前者更有可能向别人谈论自己的体验。
  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试图探究,当人们不能谈论自己的消费事例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研究人员向参与者提出:是否愿意讲述一段海滩度假经历(体验型消费)或一个电子商品(购物型消费)呢?库玛尔说:“是选择一件更好的购物型消费但无法向他人谈论呢?还是选择略逊一筹的体验型消费但能与他人谈论?结果表明,参与者更愿意选择后者。”
  库玛尔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人们把消费平衡更多地从购物型商品向体验型商品倾斜,人们的幸福感将有可能增加。”这项调查也表明,倡导人们选择体验型消费,不仅能给消费者自身带来很多益处,而且也可以鼓励人们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
  给予他人的特质源自孩提时代
  人类具有给予他人的特质,这种特质可以源自于孩提时代。
  事实上,儿童是非常精明的给予者——他们不仅能够帮助别人,而且还能找到最佳办法,而通常这些都并不依赖于成人的教导。
  耶鲁大学的艾莉雅·马丁和克里斯蒂娜·奥尔森近期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儿童经常愿意帮助别人,他们比受助人更加了解怎样做更好。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试验探究3岁儿童是否会不按别人提出的具体要求,而是选择更好的方式帮助他人。例如,在一项实验中,某人向儿童索要一个特定的记号笔,但该儿童知道这个记号笔不能用,于是便会主动提供另一个更好的记号笔。在另一项实验中,事先安排好一位儿童,要求参与者通过一个假设的、能将双方相连的通道递给这个儿童一块巧克力。如果参与者知道这块巧克力会使其他孩子生病,就会递给水果等小吃,而不是巧克力。
  奥尔森说:“也许最令人振奋的发现是,如果儿童不喜欢某人,便会有选择性地不帮助此人。例如,如果一个成年人在实验中故意表现得刻薄,儿童们便不会警告他可能会遇到的潜在危险——例如当他伸手去触及某个含有尖锐物品的容器时。”
  奥尔森说:“这些结果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就有能力以相当复杂的方式帮助同伴和成年人。即使对方给儿童错误指示,儿童并不盲从,而是能审慎地考虑对方的目的,并选择更好的替代方案。”(记者 郑焕斌 综合外电)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