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袁隆平院士莅临山西考察指导F型杂交小麦研究工作

袁隆平院士莅临山西考察指导F型杂交小麦研究工作

信息来源:山西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3-05-20    浏览量:4

  5月16日上午,“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来到山西运城,专程考察指导山西F型杂交小麦科研工作。山西省科技厅贺天才厅长、郭春林副厅长、农村科技处侯树民调研员、省农科院孙振研究员、张建诚研究员、省农业厅侯流沙研究员及运城市有关领导一起陪同考察。

  在山西省科技厅相关计划的大力支持下,F型杂交小麦研究,近年来取得阶段性突破,实现了三系配套。项目研究列入“十二五”国家 “863”计划和2013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正值“F型三系杂交小麦研究与应用”项目即将启动之际,袁隆平院士亲临指导,对推进项目研究无疑是春风雨露,更是对山西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褒奖、鞭策和鼓劲。

  袁隆平院士经过田间考察和会议交流,对F型杂交小麦阶段性研究成果表示首肯。并针对F型杂交小麦研究中的技术难点、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方向,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充分认识三系杂交小麦研究的技术难度。他指出,小麦是异源六倍体作物,遗传基础比水稻、玉米等二倍体作物复杂得多,三系配套难度大;六倍体作物杂种优势比二倍体作物的杂种优势小;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的几率比二倍体作物要低很多。因此,要充分认识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针对性地开展多生态、广泛性的协作研究。二是F型杂交小麦研究要尽快突破强优势组合选配和杂交种繁制种技术这两项瓶颈问题。两三年内能否实现大面积制种,这是实现杂交小麦产业化突破的关键所在,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三是要尽快建立和优化杂交小麦技术经济指标体系。比如:杂交种产量目标要瞄准800公斤/亩,增产幅度不低于15%,杂交种繁种系数达到1:40。既要超亲,也要超标。杂交种株型结构、经济系数研究很重要,既要考虑不倒伏,又要实现最大生物产量,半矮秆株高要重点考虑;在实现一定生物量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提高收获指数的研究。

  活动期间,袁隆平院士还饶有兴趣地为F型杂交小麦研究题词:“加快杂交小麦研发,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