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冷静看待3D打印 避免重蹈光伏覆辙

冷静看待3D打印 避免重蹈光伏覆辙

信息来源:网易    发布日期:2013-06-04    浏览量:4


罗军等业内人士呼吁大家要冷静看待3D打印


  3D打印的火爆,催化剂业内公认有两个,一个是《经济学人》的有一篇报道,另外则是奥巴马总统的国情咨文当中要发展这个产业。

  “现在还是3D打印技术的起步阶段,产业化的初级阶段,未来3至5年将是3D打印技术最为关键的发展机遇期”。今年5月29日,首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在京召开,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在大会上表示,“如果推进顺利,预计3年左右,国内3D打印技术产值可能达到一百亿元人民币,全球范围内有望实现50亿美元以上的市场规模”。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3D打印产业总产值约为2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只有10亿元人民币左右。“如果罗军的设想真的实现,那么3D打印无疑将成为今后3年全球成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一位企业家人士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3D打印从2013年开始真的能走上快速路,那么他们也很有可能尝试涉足这个领域。

  资本在狂欢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更是产业的放大镜。资本市场对于新奇概念的衷情早已人尽皆知,而在互联网科技革命之后就一直苦于找不到炒作概念的投资者们,面对从天而降的3D打印概念,怎么会不开启一场暴风骤雨式的爆炒?

  最开始的疯狂,无疑来自全世界资本最密集的地方——华尔街。从2012年开始,3D打印概念便已经在美国市场发酵。两大3D打印概念股从强手如林的科技股中脱颖而出,一是在纽交所上市的3D系统公司(3D Systems),另外一家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Stratsys公司,两家公司股票在2012年涨幅均超过300%,是美股市场当之无愧的新星。

  有媒体通过Wind统计显示,今年以来,被纳入3D概念股的21只股票涨幅全部为正。其中,中航重机涨幅超过120%,光韵达涨幅超过110%,高乐股份、海源机械等一大批股票涨幅在70%至90%。

  5月29日“首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召开之后,3D打印概念股上演了最后的疯狂。就在大会召开前后,创业板公司金运激光发布公告称将涉足桌面级3D打印市场,随后该股便被强势拉出10%和6.52%两根大阳线,将3D打印概念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银行业也开始蠢蠢欲动。一家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当前我们还没有3D打印相关的项目签约,但我们在密切关注这一领域,相关业务人员正在学习3D打印知识,准备随时介入这个市场。”

  重蹈光伏业的覆辙?

  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对于资本而言,再合适不过。面对资本对3D打印概念的追逐,一些人开始担忧,毫无理性的资本过于疯狂的介入,会不会造成这个行业提前进入恶性竞争,成为光伏产业式悲歌的又一个前奏?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日前在出席世界3D打印大会时就曾发出预警:“对于一项新兴技术的培育,仅凭热情远远不够,我们要理性、更要客观地科学规划布局,避免在发展初期一哄而上,形成恶性竞争,防止3D打印技术重蹈光伏产业的覆辙。”

  据统计,国内目前从事3D打印技术的科研单位和企业总数不过二三十家,全球范围内也只有不到100家,当前世界最大的3D打印企业年产值尚不足5亿美元。尽管这个行业已经出现了近30年,但从当前这种行业现状看,称其为新兴产业可谓名副其实。

  这种“小而散”的格局,往往就是新兴产业在一开始便进入低技术含量恶性竞争的温床,尤其是在市场尚未明确、前景不明的情况下。“我们一些地方政府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纷纷提出对发展3D打印技术的产业规划,仿佛一夜间,3D打印技术就要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但是,市场在哪里?用户在哪里?我们尚不清楚。”张梅颖说。

  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表示,当前媒体广为传播的“3D打印机进入家庭”实质上是桌面级的3D打印机,而桌面级的3D打印机仅仅只是3D打印领域最直接最简单的一种,往往容易混淆和误导用户企业。事实上,3D打印产业最大的市场在于企业,而这部分用户当今依然保持沉默。

  对于3D打印的未来,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同样在乐观中持有谨慎。他认为,3D打印还处于成长期,希望政府部门能将其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相关专项规划和扶植政策,积极推动3D打印技术的发展,但同时要积极突破和掌握核心技术,防止过早产能扩张,否则可能潜伏着风险。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