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谷歌研发身份认证卡 欲解决密码安全难题

谷歌研发身份认证卡 欲解决密码安全难题

信息来源:腾讯科技    发布日期:2013-06-26    浏览量:4


  密码泛滥让你抓狂?谷歌苹果马上会来救你

  北京时间6月26日消息,在线密码生成器可以产生复杂的密码,给用户的虚拟生活提供安全保障。不过,大量网民都知道密码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如果黑客想入侵,几乎没有密码是管用的,因为银行、电子邮件服务商、零售商和社交媒体网站不一定能保护好他们的服务器。

  有人不禁要问,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为什么用户名和密码这种古老的登录方式还依然是业界的准则?

  来自挪威的信息安全研究人员佩尔 索谢姆(Per Thorsheim)说:“最简单的回答,就这种形式很廉价。”索谢姆是全球唯一致力于密码保护研讨会PasswordsCon的组织者,该会议将于今年7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

  索谢姆称,如果需要使用硬件加软件的保密模式,将会产生额外的成本。

  回想电脑发展的初期,一切问题都那么简单。因为当时一台电脑就能占据整个房间,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所以密码也就是几个操作员知道。

  后来进入互联网时代,加上不计其数的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全球化的网络才需要虚拟方式进行身份确认。

  由此,密码开始泛滥,成为用户每天头痛的问题。现在居然还有了密码疲劳症。

  诺顿(Norton)网络安全倡导者玛丽亚 梅利特(Marian Merritt)说:“人们从不认真对待密码,密码泄漏的事件层出不穷。”

  图片密码开发商Confident Technologies的萨拉 尼达姆(Sarah Needham)补充说:“由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访问网站,输入密码成为他们更为头疼的问题。”

  诺顿去年曾经对24个国家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40%的用户不愿用复杂的密码或是定期更改密码。

  诺顿的竞争对手迈克菲(McAfee)的研究发现,超过60%用户通常访问的网站中,有5到20家网站需要密码,因此用户通常会选择比较好记的密码。

  在首部关注密码的书籍中,作者马克 博内特(Mark Burnett)列举了最常用的密码是“password”和“123456”。

  加州网络安全公司Fortinet的产品部门主管卡尔 温莎(Carl Windsor)称,他通过免费密码破解工具John the Ripper,可以在五分钟之内解开其同事心中的超级安全密码。

  因此。密码替代品产业也就孕育而生。

  谷歌正在开发配置个性化加密指环的设备或在电脑的USB插口装有独特Yubikeys身份认证卡。

  成员涵盖PayPal的密码安全认证联盟FIDO Alliance则主张开发一套开放性系统。当用户登录网站时,网站可以要求智能手机用户通过在触屏上按指纹核实身份。

  FIDO副总裁拉梅什 科萨努帕利(Ramesh Kesanupalli)表示,这些生物技术目前高度成熟,成本适中,能最早于今年推出。

  这一时间点要早于IBM研究人员大卫 纳哈姆(David Nahamoo)在2011年所作的预测。当时,纳哈姆称生物指纹技术将在未来五年内取代密码。

  美国专利与商标管理局(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近期公布的一些来自苹果的专利申请则表明,苹果有意通过面部识别和指纹扫描来加强安全措施。

  摩托罗拉移动高等技术和项目集团高级副总裁雷吉纳 杜甘(Regina Dugan)则更为激进,推崇通过人体胃酸来激活装有微型芯片和电池的“密码药丸”,从而发射出一种独特的ID无线电信号。

  现在,很多互联网服务正在接受双因素认证,通过提问或是通过短信息发送一次性数字密码。

  此外,类似Lastpass、KeePass、1Password、Dashlane以及苹果iCloud Keychain等网络密码管理服务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服务商承诺将用户的所有密码都储藏起来,只允许一个主密码进入。不过,专家认为这只是新式密码出现之前的应急性举措。

  目前,安全专家在密码问题上达成的共识是:密码尽可能地长,其中混杂字母和符号,永远不要针对不同的网站使用同样的密码。

  除此之外,还要祈祷你所使用的服务商竭尽全力保卫你的虚拟世界。(李路)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