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凤凰网 发布日期:2013-07-05 浏览量:4
被誉为“鼠标之父”的美国发明家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p#副标题#e#
1952年,皇家加拿大海军发明了首个依靠手部运动进行光标移动的输入设备。它实际上是将加拿大的5针保龄球放在了能够侦测球面转向的硬件上,后者再把侦测到的信息转化为屏幕上的光标移动。由于整个开发项目属于军事机密,所以这种设计一直未能申请专利。#p#副标题#e#
斯坦福研究所的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las Engelbart)在1963年开发出了首款鼠标,它被看作是现代鼠标的鼻祖,他用两个互相垂直的滚轮来收集两个坐标轴上的运动数据,就像现在我们使用的鼠标一样。“鼠标之父”的称谓由此而来。#p#副标题#e#
这是1968年在德国亮相的首个轨迹球鼠标,鼠标底部拥有一个轨迹球,正面只有一个按钮,它最初是用来画矢量图的。#p#副标题#e#
机械鼠标的使用有些时候并不可靠,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时,施乐(Xerox)公司对普通轨迹球鼠标进行了升级,推出了Alto光电鼠标,它使用了光学传感器和发光二极管,但需要一个印有网格的特殊鼠标垫才能正常工作。#p#副标题#e#
1981年,施乐对其Alto鼠标进行了升级,推出了集成图形用户界面的8081系统控制器Star,它是首个推向商用市场的鼠标,单是一个初级8081系统的售价就高达7.5万美元。#p#副标题#e#
苹果在1983年推出了首款将图形用户界面和鼠标结合起来的个人电脑Lisa,售价高达1万美元。苹果在鼠标中使用了轨迹球技术,该鼠标只有一个按钮,但是底部却设置了一个又大又沉的钢铁轨迹球。#p#副标题#e#
尽管罗技在1984年就推出了使用红外信号的无线鼠标,但是1991年推出的MouseMan才是首款使用无线电信号的无线鼠标,它可以在不与接收器一条直线的情况下正常使用。#p#副标题#e#
罗技在2004年推出了首款消费级激光鼠标MX1000,目前为止,光学鼠标还是使用发光二极管进行表面照明并追踪,激光替换发光二极管后可以使得鼠标响应更快,适用于多种物体表面。#p#副标题#e#
基于陀螺仪的空中鼠标完全摆脱了二维表面的限制,在加速计的作用下,用户可以将其放在空中挥舞,鼠标依旧正常工作。#p#副标题#e#
Novint Falcon原本是为输入而设计,但是它同样可以提供信息反馈,用户可以体会到不同以往的三维空间的力反馈,能够“感觉”到屏幕中的物体。#p#副标题#e#
鼠标一般是在二维空间下操作,但是有些鼠标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操作。Axsotic设计的3D鼠标可以提供6种自由度,它不但可以在三维坐标轴中移动,还可以在3D空间中旋转。
所有鼠标都是将物理表面信息转换成电脑屏幕上的移动,但微软体感外设Kinect就不需要这种物理信息,直接可以将用户的手势动作直接转化成命令操作。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