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春天”还有多远?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春天”还有多远?

信息来源:甘肃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3-07-10    浏览量:4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作为科技创新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的群体,怎么让这些企业在陇原更好更快地成长?如何让它们早日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科技巨人?省科技厅近期组织人员,对此进行了独立调查和研究,得出的一些数据和结论,值得人们关注和思考。

  现状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指拥有一定科技人员,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和先进知识,通过科技投入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人员少,资产与经营规模较小,绝大部分处于初创或成长阶段。根据省科技厅的初步调查和估算,目前我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大约在4000家左右。

  我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在科技成果研发、中试与产业化方面成效显著。经过多年发展,这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注重项目凝练、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以及市场开拓,取得了长足进步,争取国家有关部门资助资金的能力空前提高。2012年,我省获得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271项,获得资助金额1.6亿多元。立项项目数比上年增加了50项,增长22%。获得资助金额比上年增加了1917万元,增长13%。我省的立项项目数量和获得资助金额分别排在全国37个省区市、计划单列市第11位和第12位,远远超出我省GDP的排名。

  根据统计,我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完成了全省大约一半的发明专利。2012年我省专利申请受理量和授权量的增幅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贡献。在反映技术市场化程度的技术合同交易额上,我省2012年技术合同交易额的近八成由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完成。可以看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在创新与活跃技术市场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省科技融资环境目前有所改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助力。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起到了很大作用。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我省获准发行50亿元小微型企业专项金融债券,这是我省首次获准发行此种债券。这50亿元小微型企业专项金融债券募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我省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其中科技型小微企业将受到大力支持。为了拓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我省还在不少科技园区启动了园区投融资平台试点,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探索新路子。

  困难

  目前,我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究其根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观念陈旧,发展氛围有待营造。一些管理部门受“重大轻小”的传统计划经济发展观念影响较深,阻碍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如相关投资、税收政策等一直向大企业倾斜,而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却较少作为。社会各方面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缺乏必要的了解和重视,普遍认为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成本高、工作量大、收效小。

  其次,保障缺位,发展底气不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规模小,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差,一旦出现技术创新项目选题有误、开发失败等问题,可能导致企业解体。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合作松散,创新成果不够多,创新质量不高。由于技术和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在科技创新和拓展市场中面临多重风险,吸引投资的难度较大。

  再次,机制障碍,发展动力欠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相对难以得到有效协调和处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引起矛盾和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制度改革滞后、监督机制和制度安排缺位。

  办法

  要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就得对症下药,营造环境、完善服务体系、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应该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在政策方面,制定和落实各项科技优惠政策。如创新奖励、投入支持、财政激励政策等。把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经济政策支持与社会政策支持结合起来,把选择性政策变为普惠性政策,把有利的临时性短期性政策变为制度化长期性政策。在市场方面,资源配置上给予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包括土地征用等在内的优先权,提高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市场进入能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因势利导相结合,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在金融方面,支持鼓励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使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研发经费不低于当年销售额的2.5%。在全省逐步启动并扩大推进投融资平台的推广和应用。将金融与科技融合,让资本回归实业,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位,把扶持“三农”的“少取多予”政策移植到扶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上来。

  应该完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服务体系。整合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器及中试基地等各类科技资源,特别是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桥梁作用。紧紧抓住兰州新区建设和兰州高新区东扩的机遇,引导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造、吸纳、承接和转化科技成果。推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投资兴建以标准化厂房、孵化器、创业园等为主要形式的创业基地,建立示范基地评价与奖励机制,完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梯度。

  应该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专业优势,对接企业需求,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以企业为主导,打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开展投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等工作。在政府引导下,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科技人员的合作,有效利用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和平台,提高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

  应该加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创新人才培训体系,加快中小企业高新技术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健全科技人才流动机制,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到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兼职或自主创业。强化创新人才引进力度。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促进跨越。目前,全国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正处于成长阶段。大力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对于努力实现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甘肃来说,是一个挑战,更是一次实现后发赶超的机遇。

  (来源:甘肃日报)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