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云南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3-07-15 浏览量:4
为通过科技发展支撑我省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省科技厅积极推动和支持我省医科大学、医疗机构开展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近日,经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委员会批准,成功建立了我省医疗卫生领域首批共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
一、支持昆明医科大学建设孔祥复院士工作站和丁健院士工作站。
昆明医科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33年的东陆大学医学专修科,1956年独立建院,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已发展成我省最大的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高等医学院校。下设17个学院(部),24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科4个学科门类。建立了由4所直属附属医院、7所教学医院、39所实习医院为主的实践教学网络。
孔祥复院士就职于香港中文大学,长期致力于肿瘤、病毒感染疾病的分子机制研发及药物开发,是世界首个产业化生物药物——干扰素-ɑ的主要发明人,为世界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昆明医科大学将与孔祥复院士合作,基于我省药用植物资源优势,依托院士团队研究成果,通过开展恶性肿瘤、糖尿病、痛风等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探索发病机制,寻找靶向药物,完成药学评价和作用机理研究。通过工作站实施,不仅可深化滇港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昆医肿瘤学、药理学学科建设,而且可在我省高发恶性肿瘤及相关重大疾病的分子机制和治疗药物研发方面取得进展,促进诊治水平提升,服务省内患者。
丁健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兼任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发现了200余个活性化合物,完成了10余个抗肿瘤新药的临床前药效学评价,在抗肿瘤药物研发和作用机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昆明医科大学将与丁健院士合作,在前期完成化合物GA13315部分临床前药效学评价和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基础上,开展药物动力学、安全性研究,评估其作用靶点和药性特征,优化放大GA合成工艺,确定质控方法,推进新药研发进程。通过工作站实施,有望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肿瘤新药候选药物,不仅可改善肿瘤化疗疗效,造福患者,而且可促进昆医肿瘤学、药理学学科建设。
二、支持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建设王陇德院士工作站、黎介寿院士工作站和李兆申专家工作站。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又称昆华医院),创办于1939年,是云南最早的省级公立医院,1992年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现设医疗业务科室61个,医疗设备总值4亿元,开放病床 2100张。
王陇德院士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曾任国家卫生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长期从事行政管理、流行病学和公众健康促进方面的研究工作,是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昆华医院将与王陇德院士合作,依托医院现有疾病样本库,研究心脑血管发病病理机制,开发遗传性心肌病快速诊断技术,构建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技术平台,并发挥云南药用植物资源及民族医药优势,中西医结合进行心脏病猝死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此外,还将开展云南地方性高发肿瘤、重大传染病分子病理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通过工作站实施,不仅有利于昆华医院心血管内科建设,带动医疗水平提升,而且可为云南乃至全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经验借鉴。
黎介寿院士曾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在国内外普通外科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学术地位,是我国肠外瘘治疗的创始人、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昆华医院将依托黎介寿院士开创的肠外瘘系列疗法,通过开展消化道重建、营养支持和腹腔感染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提高复杂肠瘘诊治水平。同时,开展肠道微生态、营养、肠屏障功能研究,探索肠道和消化道病理机制。通过工作站实施,不仅有利于昆华医院普外学科建设,可为消化道肿瘤等我省多发疾病患者优化医疗服务,而且通过开展艾滋病患者肠道微生态网络结构变异相关研究,可为延缓艾滋病疾病进程提供借鉴。
李兆申教授现任解放军消化内科研究所所长、消化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长期从事消化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昆华医院将与李兆申教授合作,针对我省消化道疾病高发现状,发挥教授团队在消化内镜、胰腺诊治方面的技术优势,结合昆华医院临床经验,重点开展:大肠癌基础研究、消化内镜技术创新、胆胰疾病前沿研究、胃肠动力研究、肝纤维化研究,提高我省消化疾病诊治水平。通过工作站实施,不仅可促进昆华医院消化内科建设,带动医疗水平提升,而且可推动临床医学研究人才培养,带动我省消化学科新技术应用推广。
三、支持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陈洪铎院士工作站。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41年,1993年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设有临床、医技科室55个,实际开放床位2031张。
陈洪铎院士就职于中国医科大学,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名誉院长,曾任中共13大、14大代表,第8、9届全国政协委员,第8届辽宁省政协副主席。从事皮肤病与性病学临床工作50年,是我国朗格汉斯细胞功能研究奠基人,是国际公认的朗格汉斯细胞及皮肤免疫系统研究权威。双方将针对高原日照强烈,导致光损伤皮肤病高发的现状,基于前期创建的光损伤性皮肤病病源资源库,结合我省药用植物资源,重点选取日光性银屑病、日光性白癜风、皮肤肿瘤等3种皮肤病进行免疫学机制研究,探索光损伤性皮肤病的生物标记物及新的治疗靶点。通过工作站实施,有望掌握光损伤皮肤病免疫机制,将推动昆医附一院皮肤病学科建设,进一步增强诊治水平,不仅惠及省内患者,而且可为省外此类疾病防治提供经验借鉴。
6个工作站顺利建设,对我省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整合创新资源,支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