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中国创新网 发布日期:2013-07-25 浏览量:4
7月19日消息,全球关注的热点棱镜门事件到现在还未停息,在中国包括工信部,公安部在内的多个政府机构也加大了对外资品牌采购的重视程度。目前政府采购既定采购周期,虽然短时间内无法看出影响,但是长时间看来提高国产化的呼声会越来越高。
网络安全一直都是各个国家的核心问题,就在去年有多个国外网络供应商遭到不同程度封杀,直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国际厂商对中国政府完全公开和配合。今年棱镜门事件的爆发,将会引发更大的重视,不过基本提高国产化,也难以断绝信息安全隐患,因为部分国产化的产品仍然使用了国外厂商的原件,但是安全系数还是高于直接使用海外产品。
棱镜门计划绝密的美国政府监听计划
棱镜计划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自2007年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该计划的正式名号为“US-984XN”。
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2013年6月6日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于2007年启动了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监控项目,直接进入美国网际网路公司的中心服务器里挖掘数据、收集情报,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在内的9家国际网络巨头皆参与其中。
斯诺登揭秘一片哗然的美国
2013年6月,前中情局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将两份绝密资料交给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并告之媒体何时发表。按照设定的计划,2013年6月5日,英国《卫报》先扔出了第一颗舆论炸弹:美国国家安全局有一项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要求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必须每天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6月6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披露称,过去6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器,监控美国公民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及照片等秘密资料。美国舆论随之哗然。
这是一起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监控事件,其侵犯的人群之广、程度之深让人咋舌。
思科卷入棱镜门带给中国的不安
“棱镜门”事件正在发酵。曾为美国中情局工作的斯诺登披露了美国政府在互联网企业中进行数据挖掘的事实,一串列有苹果、微软、雅虎等IT巨头的长长名单震惊了世界。然而,被卷入“棱镜风潮”的另一个企业,或许更令中国“坐立不安”——这就是思科,全球最大的网络设备和方案提供商,它生产的路由器,几乎覆盖了中国的通信、金融、海关、邮政、铁路、民航、医疗等要害部门。
业内人士指出,路由器是连接网络的重要关卡,从技术角度来说,它不仅可以获取那些经过路由的信息,甚至可以在短时间内,让所有网络瘫痪。
中美网络安全暗战华为发飙
“棱镜门”的曝光让一向自诩尊重“互联网自由”的美国政府陷入了尴尬,也让其此前对于中国的中兴、华为威胁国家安全的指控显得别有用意:是否因已施于人,所以己所不欲。
据外电报道,今日上午,针对美国和英国对华为安全问题的最新一轮担忧,该公司外部事务副总裁威廉·普拉默(WilliamPlummer)回应称,华为的中国身份导致其遭到了歧视和诽谤。
普拉默在声明中说:“有人说掌握了华为威胁的证据?好吧,拿出来看看。拿不出来就闭嘴。”
华为声明全文如下:
这种瞎话已经说了好多年了,我们早就听够了。他们的目的不过是为了找个新目标来分散注意力,让人们不再关注近几周曝光的全球网络和信息系统的真正问题。
把矛头指向华为,诽谤华为或许感觉不错,毕竟这是一家中国公司——没有危害,没有影响。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错!华为是一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的公司,业务范围遍及150个市场,支持了成千上万美国人的生计。我们每年还会向美国供应商间接采购60亿美元的产品,令更多美国人获益。
有人说,他们有证据证明华为的威胁?好吧,拿出来看看。拿不出来就闭嘴。如果没有证据,那就必然是出于政治目的,是对公司的种族歧视和诽谤,仅此而已。
国货开创出自我品牌去外资化道路很漫长
从技术上来看,国内很多产品都是从零开始,或者由开源技术改进,创新力不强,缺乏竞争力。目前不少IT行业核心技术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譬如普联的芯片和解决方案大都是美国公司的,中国企业拿来二次开发后,生产相关产品。尽管华为和中兴等中国企业在通信领域开创出自己的品牌,但这样的公司还太少。
“棱镜”事件曝光后,业界支持国产品牌的呼声日益高涨。在关键领域内,国产设备已经开始布局。去年10月,中国联通完成了169骨干网江苏无锡节点核心集群路由器的搬迁工程,以华为的设备取代了思科。但即便是华为、中兴这样有实力的企业,想要在短时期内取代思科也非常困难。Flashsky说,思科等国外厂商进入中国比较早,已经在市场普及并形成了用户习惯,这些年尽管中国企业技术实力有所提升,但要大规模地更换网络设备,硬成本和软成本都比较高,只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