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营改增”:释放自主创新的张力

“营改增”:释放自主创新的张力

信息来源:甘肃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3-08-09    浏览量:4

  《科技日报》8月9日北京讯

  □李文卿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推进,现行税制整体框架中,增值税与营业税并存导致的问题日益凸显。2012年1月,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率先在上海启动改革试点,随后又扩大至北京等10个省市。今年4月10日,国务院决定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8月1日零时,各地顺利开出“第一张票”,标志着“营改增”扩大试点工作顺利实现新旧税制转换,一个有望推动全面改革的举措诞生了。

  细数我国近年减税大动作:从2006年取消农业税、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2009年增值税由生产型转成消费型,一直到现在的“营改增”,税收杠杆释放企业自主创新的张力愈加清晰。

  “营改增”后,现代服务业中的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签证咨询服务的增值税率为6%,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对于促进自主创新具有重大利好。

  第一,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小规模纳税人减税力度大。我国有中小企业1000多万家,占企业总数95%以上,实行“营改增”试点后,占试点企业近70%的小规模纳税人,由原来按5%税率缴纳营业税调整为按3%缴纳增值税。来自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显示,已经试点的12省市目前共有102.8万户试点纳税人,2012年试点地区共为企业直接减税426.3亿元,整体减税面超过90%。其中,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小规模纳税人减税力度更大,平均减税幅度达到40%,成为“营改增”最大的受益者。

  第二,促进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营改增”的最大特点是消除重复征税,打破产业间的税负叠加问题,使得制造业企业专注于自身优势,将研发、设计、营销、物流等内部服务业务转为外包,实现主业更聚焦,辅业更专业,从而提高主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社会产业化分工的精细化,促使企业发展模式趋向专业化。同时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环境,有效地激发了制造企业采购现代服务的积极性,最终形成工业企业专业化程度提高、服务业规模化程度提高的双赢局面。

  第三,培育创新型企业。税负轻重是一国经济环境界面友好的标志之一,特别是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虽然风险成本较高、产生效益较慢,但创新型企业却是经济的根本性竞争群体,是经济持续性发展的根基,减轻创新型企业的税费负担,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节约开支,把有限资金用到研发生产上,优化成长环境。因此,以“营改增”为重头戏的结构性减税,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切实之举。

  第四,推进文化科技企业建设。本次税制改革将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纳入试点,表明我国“营改增”进一步加大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文化产业改造升级。一方面,积极发展印刷、广告、演艺、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推动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另一方面,在数字新媒体、文化旅游等新兴领域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创新能力突出、具有竞争实力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提高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

  第五,促进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随着“营改增”的推广,众多科技型企业为更好地适应税制变化,面临着在经营模式、生产组织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出适应性转变的现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作为社会、经济建设中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责任,不仅要积极研究解决新旧税制转换中所面临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推进改革规范运行、平稳实施,更要针对不同类型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政策咨询,实行分类指导,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好“营改增”的机遇,真正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利好。

  “营改增”后,营业税将被全部纳入增值税框架体系,这必然会动摇现行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的基础,从而催生重建地方主体税种和地方税制体系的要求,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础无疑也会随之变化。

  (作者系甘肃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

  (来源:科技日报)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