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晋江经济大步迈向“升级版”

晋江经济大步迈向“升级版”

信息来源:侨乡科技报    发布日期:2013-09-02    浏览量:4

  一双专业登山鞋售价超千元,一件冲锋衣薄如蝉翼,一顶露营帐篷富含10多项专利技术……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体博会上,晋江户外用品企业成功“逆袭”,成为展会的主角。

  产业之关键在于企业,企业之关键在于产品,产品之关键在于创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晋江产业已进入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如何向创新要空间,走差异化经营之路,突破同质化竞争困局,成为党政领导和企业家们的共识。

  去年以来,晋江提出打造“智造名城”的战略目标,以创新为驱动,不断优化提升存量产业,挖掘培育增量产业,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作为“微笑曲线”其中一端的工业设计,已成为晋江产业转型提升的新支点。

  给一个支点,撬动的将是整个世界。眼下,晋江经济正在大步迈向“升级版”。

  创新驱动 传统产业再辟蓝海

  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依靠科技创新,传统制造业同样可以做成“朝阳产业”。

  企业要做强,产品是关键。你能否想象,印象中古板严肃的传统地板砖、内墙砖,加入创新元素,也能做出令人惊叹的艺术效果,山水、花鸟、典故、人物……晋江市丹豪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簪泽说起自己的拳头产品如数家珍。两年前,该公司喷墨仿古砖成功面市,产品利润相比之前提高了50%以上。两年来,依靠不断升级的3D喷墨技术,如今丹豪已经成为这一新兴品类的领军企业,在自辟的蓝海里成功实现了企业的转型提升,走上快速发展轨道。

  3D喷墨陶瓷生产如今在晋江已颇具规模。据了解,本地企业所使用的喷墨设备已有近百台,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一个派生于传统建筑陶瓷行业的细分品类,在晋江迅速崛起。

  企业要突围,细分市场是条路。受困于体育用品行业整体产能过剩等问题,2012年,晋江本地运动品牌净利大幅下滑。但在361°公司发布的年报里,一组数据却引人注目——2012年,361°童装门店共增加了433间,达到1590间;童装业务2012年的业绩比增97.7%,达到3.7亿元,将近翻番。

  作为服装的一个细分领域,如今童装受到越来越多晋江企业的重视,361°、安踏、特步等传统体育用品企业纷纷发力童装市场,以期拉动新的增长极。

  细分才会有新市场,细分才会有增量。不断地细分市场,让晋江的企业和产业不断突围,个子越长越大,越来越强。

  户外、潮鞋等细分品类如今也在晋江逐步形成气候,引领行业发展的同时,也为晋江传统产业转型提升寻找到了新的方向。目前,晋江形成了以天伦天、盛狮王、圣弗莱等为龙头的专业户外品牌集群,依托这一新品类,实现细分突围。在这轮爆棚式的发展中,晋江企业又一次走在了前面。

  本地一位知名企业家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好比大家乘坐的大船逐步减慢了速度,与其一起在船上苦等,不如各自乘冲锋舟快速突围。的确,通过产品细分,晋江传统制造业开辟出了诸多蓝海,寻找到了许多新的增长点。

  传统产业要转型升级,还需要在产品自身的竞争力上下功夫。在追求规模扩张的同时,晋江企业更多地将眼光放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标准制定上,以求占据未来市场竞争制高点。

  “无中生有” 新兴产业“三级跳”

  强存量,还得谋增量。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正是晋江经济升级的又一大战略。

  晋江市委书记陈荣法认为,晋江有必要、也应该以更大的魄力来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一方面,要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链招商,做大新兴产业规模;另一方面,要加大新兴产业孵化器的建设力度,充分利用企业家和民间资本雄厚的优势,让企业家、资本家和科学家“三家融合”,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晋江人善于“无中生有”,在东南沿海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他们硬是将服装、鞋业、食品等小商品做成了大产业。近年来,随着制造业赖以生存的“低成本优势”逐步消失,晋江果断转变发展战略。一方面,他们以创新为驱动,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他们立足自身,提出构建“5541”新型现代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机械、新材料、光电信息、海洋生物、高端印刷包装五大新兴产业,为产业转型突围蓄积能量。仅光电产业,近年来晋江就先后引进金保利能源、冠科电子等一批龙头项目,吸引了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

  2008年,以研制太阳能产品、太阳能电池芯片、光伏组件等环保光电产品为主的金保利能源项目进入晋江时,一些人担心其会“水土不服”。2010年,当金保利带动上游的保利协鑫与下游的凌阳集团等进入晋江开发区工业园时,太阳能光伏——这个在晋江毫无发展基础的产业新军开始焕发出强大的发展后劲。

  除了金保利,主营液晶显示器的冠科公司近年来也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今后,液晶显示器的大部分组件都将交给配套厂家做,我们只做背光模组和触摸屏。”冠科公司董事长柯少纯表示,当前,他们正致力引进一批配套企业,希望在冠科产业园内建立完善的液晶显示器产业链。

  从“无中生有”到延伸产业链,光电产业正成为晋江经济新的增长点。从产业链到小规模的产业集群,则是晋江光电产业“三级跳”的重要一跃。

  这两年,晋江迅速“冒”出了数十家LED生产企业,包括艾而丹、万代好、弘扬光电、兴安光电等,有的侧重户外照明领域,有的专注于民用照明和工业照明领域。

  许文聪是土生土长的晋江人,2011年,他毅然将自己的艾而丹光电公司总部从浙江金华迁回晋江安海。在他看来,民营经济发达的晋江,无论是工业照明还是民用照明,绿色环保的LED产品使用率都很低,对于他的企业来说,这块绿色照明市场空间广阔。

  眼下,随着LED光电生产企业不断增加,一些企业已开始创新经营模式,如从传统的批发零售升级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模式。艾而丹公司就推出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我们先免费帮企业改造厂房的照明系统,等他们启用LED照明系统后,再把与以往相比节省下来的电费当作改造费用分期支付给我们。这样,一来企业无需花费一分钱,就能将车间内部的照明全部换成LED灯,还能够每年享受改造带来的节能收益。”许文聪表示,新的经营模式启动后,艾而丹接连接到了几家制造业企业抛来的“橄榄枝”。

  这种“无缝对接”市场的模式,使得晋江新兴产业在做好产品的基础上,加大了市场开拓力度,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市场。

  晋江市科技与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晋江以深化民企“二次创业”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力,加快转型升级,全力打造“智造名城”,一批品牌企业、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成效明显;日益密切的政企互动,让政府找准企业的需求点,通过拓展创业载体、淘汰落后产能、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优化发展环境,构筑创新撬动点,切实加快项目落地,调结构促转型。

  如今,晋江正持续增强发展后劲,突破定势,在创新转型中保持较快增速,集聚智慧元素、科技元素、人才元素,实施创新驱动,加快技术改造,强化研发设计,催化科技成果,引导产业集群走向高端。通过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推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当好泉州经济发展“排头兵”。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