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泉州晚报 发布日期:2013-09-13 浏览量:4
从收购停产公司到首期4条自动化糕点生产线投产,天线宝宝食品公司(普安)厂区仅用了2个多月时间,目前二期7条自动化糕点生产线已试投产,全面投产后预计年新增产值5亿元、税收3500多万元。
“这都得益于土地指标的及时供给。”公司副总经理王宝忠高兴地说。在泉港区相关部门协调下,该公司去年收购普安集控区一家占地36亩、停产等待转产的制革企业,利用原有4万多平方米厂房,引进同行业最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质量检测设备。下半年,该公司将动建6万多平方米新厂房,新增7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自动化糕点生产线将达到18条,年产量可达7万多吨,年产值约12亿元,可提供700多人就业。”王宝忠信心满满地说。
同一片土地,让优势企业经营、产值和税收实现大幅增长。像天线宝宝食品公司(普安)厂区移花接木式的“零增地”扩张、“零增地”技改,在泉港频频出现,成为当地产业升级版的新能量。泉港坚石实业公司采取并购等方式,利用泉港德和工业园闲置厂房设备,在没有新占用一分土地情况下,不到一年时间就形成年产5万吨钢管杆产能,一举成为全省最大电力设施生产基地,去年实现产值5.5亿元,创税700多万元;明恒三厂在80多亩厂区建设了4幢厂房、2幢宿舍楼、1幢办公室,厂房中面积最大的一幢达6万多平方米,创泉州同行业中单幢厂房面积之最,年产值约15亿元;金巴麟福建实业利用转产的鸿盛皮革公司厂区,计划投资1.2亿元建设鞋服生产基地;华润怡宝食品饮料公司收购泉港当地企业未开发土地,建设纯净水生产线,年产63万吨瓶装纯净水;利园蔬菜基地从国外引进水肥一体化系统,完成鸠林片区1500亩大棚技术改造,将大棚无土化栽培大面积推广至荒地、山地……一年来,泉港在没有新占用一分土地情况下,引进30多个项目,预计新增产值近100亿元。
零增地项目的土地从哪里来?“靠对现有工业用地存量的集约化利用。”泉港区委书记洪自强说,作为福建十大新增长区域,泉港日益成熟的产业链和工业配套,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排队等待入驻,却受到用地制约。“在一地难求的当下,我们建立企业‘零用地’扩张和技改的引导帮扶机制,加大清理闲置低效用地力度,促进企业规模和节余用地双赢,实现不增用地增效益,发展壮大泉港实体经济。”洪自强说。
泉港区对拟入驻项目的建设、生产工艺要求和区内闲置或开工不足的厂房、设备等进行调查摸底、分析归类,通过转让、租用、并购、协商置换、资产重组等形式,尽量促成闲置资产的二次开发利用,并通过税收、奖励等政策,积极推广工业园区多层标准厂房建设,提高单位土地的投资密度和产出率,实现资源效益最优化,为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发展腾出空间。一年多来,泉港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低效空间腾退、兼并重组、推广多层标准厂房等方式,盘活建设用地900多亩,为该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的空间。
“利用闲置资源与新开发土地相比,既节省建设成本,又缩短时间。”恒河化工总经理黄清沾说,今年公司新上的10万吨甲醚生产线采取“零增地”投资,只花了800多万元。如果征地建新厂,资金压力无疑会加大,用于设备和技改的投入就不会这么充裕。
“零增地”扩张、“零增地”技改,换来产业转型升级新空间。上半年,泉港实现固定资产投资82.47亿元,同比增长30.64%;工业总产值616.7亿元,同比增长17.15%;公共财政总收入41.14亿元,同比增长27.93%。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