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db:出处] 发布日期:2013-10-12 浏览量:4
在科技部火炬中心举办的专家咨询论证会上,《泉州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备受肯定。该《规划》提出一系列发展目标,及重大创新平台、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全程企业孵化培育体系、全程化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科技人才服务体系、科技开放交流合作体系7项重点任务,将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从而增强对企业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两岸联手共建“泉州虚拟研究院”
我市将联合海峡两岸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泉州虚拟研究院”,围绕泉州高新区在新兴产业布局中对关键技术的需求,探索“结合产业、联合共建”的运作机制,建设网络服务平台,开展项目咨询、技术招标、项目成果展示交易等,提供视频授课式的人才短期培训,成为“家门口”的“智囊团”。
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审批走“绿色通道”
借力“金改”,我市将加快建立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多层次科技金融体系:大力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及境外上市;加快探索创新创业企业股权融资市场的运行机制和模式,培育私募股权融资市场、股权交易市场,推进科技金融平台建设;争取泉州高新区内非上市企业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发行公司债券;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建立专门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审批通道;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高新技术企业股权质押贷款业务和科技保险业务,制定出台科技保险补贴管理办法。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等。
中国生产力学院(泉州)围绕集群设分院
载体建设是科技人才服务体系的一个亮点。其中,中国生产力学院(泉州)建设,将围绕泉州产业集群,设立石材分院、石化分院、建筑卫浴分院、纺织服装分院等分支机构。更加突出民营企业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主体地位,以“柔性引才”的新理念为指引,鼓励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海西人才广场”,引进国内外一流人才中介服务机构。
此外,还将实施“海纳百川”等高端人才集聚计划,至2015年,我市计划建成100个产业人才高地,引进1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100名科技领军人才;加强面向台湾人才的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制定一系列吸引台湾人才来泉政策。
建设中以微波产业园
运用“侨牌”优势,泉州将加强与台港澳科技合作。建设泉台产业科技交流中心,积极引进台湾精密机械中心、纺织技术研究中心、鞋业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单位和高校在泉设立联合办事处,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升级或产业转型需求的诊断辅导。泉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将与台湾生产力中心合作开展台资企业卓越经营管理培训。建设台湾创新项目中心(泉州)。还将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作共建泉州市产业企业转型升级一站通。
对外合作方面,我市将建设国际创新园,为泉企引进国际技术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和推动品牌国际化创造条件。此外,我市正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开展电子信息等方面技术成果的对接与合作。今后,还将推动中以(国际)微波产业园建设,承接以色列对泉州技术转移。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