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云南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3-10-22 浏览量:4
10月9—11日,由云南省科技厅和上海市科委共同主办的2013年沪—滇科技成果对接洽谈交流活动在云南举行。本次交流活动,是云南省科技厅和上海市科委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共同深化推进沪滇科技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交流活动还得到了上海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上海市技术交易所、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上海科技会展有限公司,云南省科技情报研究院、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云南省保山市科技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一、签订新一轮沪滇科技合作协议
交流活动期间,云南省科技厅与上海市科委在昆明签订了进一步深化沪滇对口帮扶与科技合作框架协议(2013—2018),就进一步加强区域科技合作和交流;在云南特色资源深度开发、市场营销、金融合作、新兴产业等方面加强合作;结合两地优势,共同争取国家对滇沪合作项目支持;共同推进云南先进适用技术转移和资源开发利用;共同推进沪滇重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内容达成共识。
同时,在云南省科技厅龙江厅长、侯树谦副厅长的陪同下,上海市科委寿子琪主任一行调研考察了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昆明滇虹药业有限公司,并对下一步沪滇企业和科研单位深入开展科技合作提出了建议。
二、成功举办2013沪—滇科技成果对接洽谈会
10月10日,2013沪—滇科技成果对接洽谈会在云南保山腾冲举行,沪滇两地企业、科研机构、高校、风险投资机构和技术中介服务机构近400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对接洽谈会。借助此次洽谈会,上海市112项技术先进成熟、市场前景广阔,已在全国推广应用的重大科技成果与云南327项企业重大技术需求实现了有效对接,对接项目主要涉及高原特色农业、生物医药、光电子、有色金属新材料等领域。
洽谈会上,共签署30个项目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达4.29亿元。其中,云南保山富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合作实施食用菌开发项目,吸引投资1.2亿元,通过开展适合云南香菇终年化栽培和菌种选育等研发,计划在三年内打造出云南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上海炜呈智能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云南卓玺投资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4亿元,建设云南智能配用电信息产业中心,借助复旦大学和国外先进的技术人才团队资源,共同开发下一代智能电网关键组件和模块,并以云南桥头堡建设为契机,辐射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南亚市场;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廖万清院士将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建院士工作站,共同开展真菌免疫学及其临床治疗等方面研究,为解决我省红斑狼疮治疗真菌感染多发等问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云南寰宇生物医学研究所、上海大学、云南省情报院、云南省肿瘤医院、云南省创新生物产业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云南省生物医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标志着我省生物医学产业产学研合作迈向新的阶段。
三、沪滇科技合作历史悠久、成果丰硕
自1996年开展沪滇科技对口帮扶以来,上海与云南在科技合作与交流方面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沪滇双方合作关系友好密切,合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合作领域广泛、成果丰硕。据统计,上海与云南共实施科技合作项目200余项,项目实施拉动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十一五”期间,上海市科委共实施沪滇帮扶项目34项,支持科技经费1100万元以上,并在红河、文山、思茅、迪庆四个对口帮扶地区援助建设科技中心,为当地开展人员培训、技术服务、成果推广以及科学普及工作做出突出贡献。
首次沪滇科技成果洽谈会于2008年7月3日在昆明举行,推动上海市科技成果达成洽谈意向143项,解决云南企业重大技术需求90项。从2007—2013年,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计划共立项支持云南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上海市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的科技合作项目8项,项目总经费达4.13亿元。其中,省级财政省院省校专项资金支持2150万元、各主管部门匹配1500万元,银行贷款8800万元,单位自筹2.88亿元。项目涉及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材料、机械、医药等领域。这些项目的实施已经或将产生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我省与上海市的科技合作与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云南北方驰宏光电有限公司和上海大学共同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牌红外显微热成像系统,得到了国内顶尖专家的一致好评,其将在半导体无损检测、显微热成像分析、医疗诊断、公共安全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云南中建博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大学共建了“中建、上大联合研发中心”,继顺利完成“烟叶烘烤高效节能自动控制成套设备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之后,又合作共同开发大型立体停车场设备制造;丽江得一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承担的“丽江照水梅系列产品精深加工及环境友好技术综合开发应用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实现年销售收入1.08亿元,利税1445万元,建成丽江照水梅基地2.5万亩,带动农户1.25万户,帮助5万人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沪滇合作完成的“柑橘、脐橙品种园及规范化种植示范园建设”项目培育优良柑橘、脐橙新品种6个,培育柑橘、脐橙近10万株,形成适合地方生态条件和果园立地条件的柑橘、脐橙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带动云南红河30万亩特色果业发展,实现年产值达9.5亿元;“南方早熟梨产业化经营示范”项目完成“云岭早香”等3个早熟梨品种的自主杂交选育,填补了云南省内无自主知识产权早熟梨品种的空白。
2013年沪—滇科技成果对接洽谈交流活动有效促进了沪滇科技合作深入开展,沪滇双方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和云南桥头堡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了上海、云南两地在技术、人才、投融资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对我省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解决企业发展重大技术需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