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db:出处] 发布日期:2013-11-01 浏览量:5
陶瓷产业是德化县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受国际市场影响,市场空间持续“缩水”,出口企业面临考验。在此情形下如何实现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德化县委、县政府给出的答案是:发展电子商务,实现线上线下双轮驱动。
据德化县科技局局长林耀心介绍,自去年11月以来,德化县就形成了通过政府引导发展陶瓷电子商务,以市场 “突围”带动陶瓷产业整体“突围”的工作思路。立足陶瓷产业集群优势,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开辟一条全新的销售渠道,推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引导出口企业“内外兼修”,在巩固国外市场的同时,加大国内市场开拓。
推动陶瓷产业转变提升
记者从德化县科技局了解到,今年2月以来,德化县租赁改造了3栋办公楼,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累计投入1040万元,建成了“中国瓷都·德化电子商务创业园”(以下简称“电商创业园”),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66家,其中电子商务企业60家,公共服务机构6家。
电商创业园的建立,最直观的效果就是陶瓷销售量迅速提升,目前,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的快递量超2万单/日、销售额达200多万元/日,其中茶具的网购占全国茶具网络销售市场份额的80%。据统计,自今年2月份起,从德化寄出的网络销售快递单量较去年同期以40%的速度增长,今年全县陶瓷产品“线上”销售有望突破10亿元。
对此,林耀心表示,正是电子商务这一新型业态激活了德化陶瓷产业的潜在发展动力,推动了陶瓷产业转变提升。“德化陶瓷有一半的企业是从事外贸订单加工的,这类企业以前都不看好国内市场。而电商销售量的剧增刺激了这些外销企业,让他们认识到国内市场大有可为,极大提振了他们开拓国内市场的信心。很多企业在稳住国外市场的同时,开始把目光聚焦国内,目前全县有30%的外销企业正在借助电子商务进军国内市场。”林耀心说,“通过建立电商创业园,把分散在各个角落的电商企业整合进园区,产生了极大的聚集效应,改变了电子商务无序发展的状况,在避免企业之间打价格战的同时,共同打造‘中国瓷都·德化’区域品牌,提升整体竞争力。此外,入园企业通过互相学习、沟通、交流,解决了很多发展陶瓷电子商务的共性问题,形成了‘在合作中竞争’和‘在竞争中合作’的共赢发展氛围。”
传统的陶瓷营销主要通过展会、品牌店、加盟店等“线下”渠道来获得订单、销售产品,这种营销模式受资金、人员和空间等因素影响很大,而且市场拓展也相对较慢,电子商务则能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此外,通过发展电子商务还促进了德化陶瓷产品创新和创意创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8月全县企业开发新产品数量达3万多件,相当于去年一整年的总量。林耀心告诉记者,这也体现了电子商务对德化县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起到的巨大作用。以前,外贸产品大多是西洋小工艺瓷,而且以国外节庆为主,产品相对固定,而网购则更注重个性、时尚和创意,这就要求通过电子商务拓展市场的陶瓷企业要重视产品创新和文化创意,只有丰富产品结构,才能满足客户需求。
多措并举发展电商
德化电商创业园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来,并产生积极效应,运营模式是关键。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作为以政府为主导的德化电商创业园,通过“一园区五平台”的模式运作,集聚全县电子商务人才、金融、技术、资源,提供公共服务、推进协同创新、强化龙头引领、实现孵化创业,让电商抱团发展。
据林耀心介绍,“五平台”分别是依托电商创业园而建立的电子商务协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垂直电商平台、分销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林耀心表示,“五平台”的建设为电商企业在公共服务、人才培训等方面提供了保障。就拿电子商务协会来说,它相当于是德化电商企业的‘家’,作为电商创业园的运营和管理主体,电商协会组建了园区管理部门,建立了入孵管理等规章制度,引进了专业管理团队,营造了丰富的园区文化,同时积极组织会员企业抱团网络营销,对接国内外知名电商平台,为会员企业在平台商业、专业市场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在人才保障方面,园区也做足了功夫,不仅依托淘宝大学、华侨大学和福建省人才培训中心等教育机构,拓展一批电子商务人才培训项目,还加强与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德化职业技术学校的对接,建立健全在校学生到电商企业实习的常态化机制,为电商企业人才培养建立通道。
为推动德化电子商务产业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德化县还专门制定出台了《德化县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措施》,对包括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鼓励传统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扶持第三方建设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支持小微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创新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模式等十二个方面出台具体的优惠措施,近期还将出台《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争取到2015年培育两到三家年交易额上亿元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将德化建成全国最大的陶瓷电子商务基地。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