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甘肃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3-11-19 浏览量:4
日前,由甘肃省科技厅组织推荐的4家机构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其中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1家。至此,甘肃省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总数达到11家,在西部地区名列前茅。
认定的联合研究中心为依托兰州大学建设的“中东亚干旱环境变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由该校陈发虎教授负责。中心致力于解决我国和中东亚干旱区严重的区域水资源短缺和地质灾害问题,就青藏高原隆升与内陆干旱化、干旱环境变化与人类适应、干旱区水循环与地表过程研究、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等方面开展研究,获得了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此次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的正式获批,对于促进我国干旱区环境重大科学问题的探索或理论突破具有重要的意义。
认定的2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分别是“西部特征人群普适情感计算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西北地区肉羊肉牛遗传改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西部特征人群普适情感计算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依托,对信息、生物医学、少数民族文化等学科进行全面交叉融合,首次提出了西部特征人群普适情感计算的概念,对于研究西部地区心理与生理相关的健康和社会问题、促进民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西北地区肉羊肉牛遗传改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依托甘肃农业大学建设,针对西北地区特色肉羊肉牛遗传资源,在分子遗传、生产及抗逆性功能基因挖掘等方面与国外研究机构进行紧密合作,将为西北地区肉羊肉牛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认定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为“甘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依托甘肃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近年来,中心在发挥充分中介组织的桥梁作用,促进国际国内技术转移做了大量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未来中心将以兰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白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省内33个园区为重点,开展国际国内技术转移服务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为我省首次获批国家级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对推动我省国际技术转移工作,促进省内企业的对外科技合作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全省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基于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