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db:出处] 发布日期:2013-11-29 浏览量:4
今年初以来,微波通信主导产品移动通信直放站产品市场饱和,价格一路走低,但泉州这个直放站产品占国内市场30%以上份额的微波城却波澜不惊。
泉州的底气,来自去年就展开的研发新产品、挖掘市场、延伸产业链之举。
如泰克通信,从生产直放站设备转身系统工程服务,把微波技术拓展到物联网,成功推出基于北斗卫星的水情遥测系统、铁路建设传输系统等。泰克的转身,离不开泉州数字微波通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支撑。
联盟诞生于3年前。当时,国内市场恶性竞争加剧,制约产业发展。
“大多数企业采用与科研院校一厂一所的合作模式,创新效率低,而联盟可整合集群内企业开展技术协同攻关。”泰克通信总工程师刘安然说。
联盟成立3个月后,泰克公司、国润科技联合注资成立联合微波(泉州)有限公司,作为联盟成员单位共同的商务运作平台,采用股份制形式,实施股权与管理权分离,聘请职业经理人团队管理。公司成立后,先后进行了ICS数字直放站、新型射频接头保护盒等多个项目的联合开发。
同时,联盟引入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曼青设立院士工作站,和企业合作建设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应用系列项目,推动联盟与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合作建立博士创新实践基地。
刘安然说:“创新平台提升了,研发加快了,这次新产品就是与联盟内的中电三十八所等共同开发的,设备由联盟内企业泉州泽仕通科技有限公司等代工。我们还与联盟内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研发生产了北斗无线军工产品。今年8月,又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成功对接通信基站用超导低温接收机系统项目。”
基于联盟整体作战,泰克通信才有了去年以来的逆势扩张。“泰克转变生产、销售、研发一条龙的路径,改走以科研、市场为主,生产、工程为辅的路子,把一些订单交给联盟内企业代工,联合联盟内研究机构开展前瞻性产业调研,启动共性关键技术及项目研发,攻克高端市场。”刘安然说。
目前,泉州数字微波通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吸纳国内外院校、科研院所共30多家,合作开发科技项目70多项,聚拢800多名科技人员,投入研发和成果转化资金超3亿元,新增产值超25亿元,新增税利超过5亿元。
联盟中的子联盟也陆续衍生,移动通信、数字视听、数字安防等6个子联盟相继成立,开展产业链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每个子联盟都有实体公司。
去年12月,联盟被确认为省重点产业联盟,并升级为省数字微波通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今年8月,省联盟升格为国家级,并启动申报科技部相关试点工作,这也是我省首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前,联盟已集聚82家知名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
为提升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泉州市政府鼓励联盟与高校、科研院所由项目合作转为设立常设机构,发展新型科研机构,建立产权多元化、营运专业化、使用社会化的民办科研机构发展模式。泰克办公楼二楼,就是联盟泉州微波技术研究院的总部。
“研究院由联盟核心骨干企业出资合办,把科研机构植入企业,共同研发产业前沿项目,加快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刘安然说,研究院联盟骨干企业联合金融服务机构和联盟内科研院校成员单位参建,所有投建方以货币形式联合投资注册成立泉州微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研究院的运作实体,做到投、管分离。
相比国有研究机构,民办研究院在资源和政策上处于弱势,如何引人才、出成果?靠的是经营理念创新。
为解决技术需求与人才问题,研究院总部设在泉州,实验室根据技术需求设定地点。目前,研究院已在北京、西安、上海、合肥、哈尔滨等地成立联合实验室。
研究院下设五个中心,将构建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与孵化、产学研合作、检测中试、人才培训与交流、投融资及综合配套功能为一体的服务体系。
这种“联盟+实体公司+研发机构”的模式,已导入数字对讲机产业集群,正向光电产业、智能安防、数字视听产业集群辐射。
以微波产业联盟为核心,我省加快构建创新基金产业集群。
省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等争取科技部支持,2009年至2011年,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下达泉州微波通信产业集群试点项目87个、扶持经费6260万元,有3个项目被列入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试点期间,共生成4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自主创新产品;泉州市率先出台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方案,已建立1个国家级、6个省级、26个市级产业技术联盟;泉州市设立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培育龙头企业,推动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套,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仅微波通信产业集群就建立16个公共服务平台;
抱团作战,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渐成气候。泉州微波通信产业集群列为全国首个创新基金创新产业集群试点后,集群内150家企业中,获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29家,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15家,分别比试点前增加23家、12家;培育出先创、泰克、雷克光微、泽仕通等一批国内知名的龙头骨干企业。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