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日期:2013-12-03 浏览量:4
记者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获悉,在国家科技部等的项目支持下,北京地震预警系统于近日建成并投入试运行。目前,京津唐三地的地震预警系统已经实现跨区域数据共享,具备相互预警能力。
北京、天津、唐山位于我国华北地震区,地处北西向构造带和北东向构造带的交汇处。据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介绍,目前京津唐地震预警系统采用的是已经被5次破坏性地震检验的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该系统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自主研发。自2011年4月25日首次接受实际地震检验以来,ICL地震预警技术已获得1600多次实际地震检验。四川雅安芦山7.0级地震发生时,该系统提前28秒向成都市区预警,成都一些民众和学校师生收到警报后采取了紧急避险措施。今年1月11日7时55分,唐山发生3.0级地震,唐山地震预警系统提前33秒向北京地区用户发布了地震预警信息。
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博士介绍,京津唐地震预警系统已实现了跨区域数据共享,能对各自区域的地震相互预警,为北京、天津、唐山及周边区域提供更加准确的地震预警服务。他表示,在国家科技部、地震局及相关方面的重视和支持下,目前我国已建成覆盖面积超过56万平方公里的地震预警技术系统。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变革,地震预警信息的接收成本越来越低、渠道日益广泛,更多的民众可提前获取预警信息。目前,该系统为公众提供免费信息服务,公众只需登陆成都高新减灾所网站www.365ICL.com,便可免费下载客户端软件接收预警信息。(记者 周渝利)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