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国家科技奖厦大“三丰收”

国家科技奖厦大“三丰收”

信息来源:厦门大学    发布日期:2014-01-20    浏览量:12

  近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厦门大学两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位合作伙伴获国际科技合作奖。

  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是我国科技界的一件盛事,它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五项大奖。

  厦大获奖成果分属生命科学领域和物理化学领域,分别是:中科院院士、生命科学学院韩家淮教授课题组的“TNF诱导的细胞坏死分子机制的研究”,化学化工学院孙世刚教授课题组的“电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效应、设计合成和反应机理研究”。

  与厦大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的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高塔终身讲席教授、终身校董事教授和工学杰出讲席教授王中林,获国际科技合作奖。

  自2006年以来,厦大已有6个项目(人)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据悉,一年同时有多个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的高校并不多。

  【相关链接】

  厦大三个获奖项目简介

  韩家淮教授课题组:利用一系列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找到了细胞坏死和凋亡的分子转化开关——RIP3,发现它对细胞能量代谢的调控作用、在控制细胞的死亡方式上起着重要作用,并建立了一个用培养细胞做材料的遗传学研究新方法,找到了一些与细胞坏死相关的基因。这些研究成果为治疗炎症性疾病和肿瘤提供了新思路及潜在的药物靶点,发表的文章总共被引用580次。

  孙世刚教授课题组:通过系统研究原子排列结构可控的单晶电极,揭示了电催化剂的构效规律;通过建立先进的电化学界面研究方法,阐明了电催化反应机理;制备出具有高活性密度的铂二十四面体等一系列高表面能纳米晶,实现纳米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和性能调控,被《科学》杂志专文评价为“纳米催化剂合成的重大突破”。

  王中林教授:国际纳米科技领域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欧洲科学院院士。2006年起与厦大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密切合作,双方合作发表论文15篇(包括《科学》一篇和《自然》一篇)。王中林还受聘该实验室国际顾问,为实验室发展出谋划策。此次国际合作奖,即以厦大为第一合作单位申请。(通讯员 李静 记者 郭文娟)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