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江苏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4-03-06 浏览量:3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积极推进科技金融创新。2012年,全区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达11.1%,列全市第一;全社会R&D(研究与试验发展)占GDP比重达3.3%,连续五年保持全市第一。
20多项政策推动科技和金融融合发展
自2007年以来,苏州高新区逐步出台多个适应本区域实际情况的指引性政策,引导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至目前,已先后出台了20多项政策,包括重新修订颁布了“高新区加快科技投融资平台建设办法”、“高新区科技保险补贴企业保费的实施办法”、“关于支持高新区财富广场发展的操作办法”等,为促进科技金融结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同时,苏州高新区积极搭建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全力打造了“财富广场”股权投资与科技金融创新服务集聚发展区;与人保公司合作设立了“科技城科技保险服务中心”;成立了苏州市集合创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引进斯坦福大学领袖人才发展中心发起设立源创国际研究院,优化企业商业模式,帮助企业进行价值提升。
此外,苏州高新区积极推动苏州地区唯一专营科技银行——交通银行苏州科技支行的合作,设立了“科技城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仅今年前两个月,就为科技城易程科技等数十家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案,总计授信额达7200万元。
在做好融资服务的同时,金融担保也同步跟上。数据显示,高新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去年完成融资性担保33.4亿元,年末全口径担保余额25.7亿元,在保客户213家,为84家区内企业提供了累计11.26亿元的融资性和非融担保。
一只只“专项风险池”为企业提供个性服务
针对企业资金需求的不同阶段,高新区积极探索建立债权融资体系,构建起了省、市、区三级风险补偿专项风险池,覆盖企业不同发展阶段。
“可贷可投的投贷结合模式”,是科技小贷公司的亮点。在高新区,就有这种专为区内具有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企业设计的“贷款+股权投资”组合方案;开发了“低利率+股权质押+专利权质押”组合方式,想尽办法帮助初创型科技企业突破融资瓶颈。
苏州市聚创科技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是高新区专门面向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开展信贷和创业投资业务,根据企业自身成长规律制定个性化融资方案,利用创业投资、小额贷款、融资担保等多种业务手段协同互补、多级助推,改善区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融资环境的专业公司。2013年,该公司完成贷款452笔、25.2亿元,贷款余额为8.4亿元,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截至目前,在高新区内,注册登记的创业投资企业和专业管理公司超过120多家,资本规模超过120亿元;作为全国首批开展科技保险试点的国家高新区,高新区累计有92家次企业享受区科技保险政策补贴,可转移的风险金额累计近650亿元。
一条条“科技金融链”加速资本和产业集聚
今年1月,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开锣声响,时隔15个月,全国新股发行上市再度开启,而此次最先登陆沪深股票市场的,就是来自苏州高新区的高科技企业纽威股份。上市当天,纽威股份竞价以申报价格顶线开盘,至下午收市报25.34元,大涨43.49%。股票的成功上市,为企业募集到了8.83亿元资金。
近年来,高新区坚持把金融资本作为科技创新的助推器,大力推进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本的有机融合,构建了多元化、主体广泛参与的科技金融链。
今年1月的“新三板”全国集中挂牌,高新区有8家企业成功入围。目前高新区已有30多家后备企业与券商对接,并启动股改程序;近50家企业进入“新三板”洽谈程序。
同时,苏州高新区正在加快打造有载体、有内容的“保险金融创新集聚区”。这个集聚区将通过引进综合金融保险集团,以保险业为纽带,推进保险金融与区域产业、科技、民生深度融合。通过区域金融集聚效应,加速推动区域金融产业集聚和升级,吸引更多金融高端人才涌入,发展总部经济与现代金融服务业,为高新区经济发展、服务业提升作出贡献。
来源:苏州市科技局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