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db:出处] 发布日期:2014-03-10 浏览量:4
“我们没有退路,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在忧患中前进,在危机中突围。”在2月28日下午,在“改革突破,创新突围”为主题的晋江千人企业家大会上,晋江市委书记陈荣法一语掷地有声。
在当日的大会上,晋江表彰了“2013年度科技创新先进企业(单位)”,共有69家企业上榜。 其中,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创新型企业7家,省(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省企业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6项,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国内首创技术成果4项,省科技进步奖5项,晋江市科学技术奖8项,泉州市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16家。
科技创新 为产品差异化铺路
在晋江,优兰发集团绝对称得上是坚持科技创新的典范企业之一,从最初的瓦楞纸到高端复印纸,再到薄页,企业屡屡转型,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去年,该企业攻克薄页包装纸制高点,建成亚洲最大的薄页纸生产基地,引领行业发展。该企业现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以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院校作为坚实的科研后盾,先后研发出“利用废纸生产拷贝纸”等几十项科技成果……在此次科技创新表彰中,优兰发集团荣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晋江市科学技术奖市长特别奖”等多项荣誉。
“这几年,晋江市对企业创新的扶持力度非常大,这也为我们进一步转型升级提供了很大的动力。”优兰发集团董事长柯文托表示,多年来,企业一直把科研视为头等大事。“企业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同时,科技创新要结合企业实际及客户需求,结合客户需要、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才是有价值的创新。”柯文托说,科技创新将为产品的差异化铺路。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推动产业变革的引擎。在经济下行压力“倒逼”的环境下,晋江的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在变革中实现了新的突破。
晋江的另一家科技型企业信泰公司,是国内外多家知名鞋企的供应商。为抢占市场份额,该公司去年引进了3D打印技术并加以改良。对于今年的发展,公司信心满满——他们有百余台机器,1天可以生产5万双鞋面,年产值破亿元;同时,只需非常少的操作工人,节约人工率达400%。这并非个例,在党政企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科技创新这股“新风”在传统产业领域已掀起变革的浪潮,通过引入高端人才、强化科研力度改革创新,推动产业链向更高层次延伸。2013年,晋江五大传统产业产值全部超百亿元,制鞋、纺织服装业逐步摆脱同质化发展困境,分别增长7.3%、6.6%;食品饮料、纸制品业均有20%以上增长。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600家。
公共服务平台助推企业技术升级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是晋江政企互动的好传统,也为“晋江制造”上升到“晋江智造”提供了重要支撑。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文创园、工业设计园、三创园……去年以来,晋江市委、市政府从企业实际出发,搭建了一批服务于企业的创新平台,依托公共服务平台落地投运、助推成果孵化,为“智造”发展提供新动力。
自从引入“机械手”,福建福派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蛋糕烘烤车间中原本需要人为在高温下操作的“蛋糕除渣”工序,已经完全由机器人代替。这是晋江通过与哈工大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成立“晋江—哈工大机器人研发中心”后的一项成果运用。
“机器换工,是晋江企业创新技术的需要。”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研究员蔡宇祥说,经过1年多的配合,哈工大已与晋江陶瓷、经编、食品等行业的50多家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有效提高了企业自动化水平。
借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库资源,洪山文创园、三创园、五店市传统街区等创新载体加快推进。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投用不到1年就汇聚了30多家一流工业设计企业,为1000多家制造业企业破解设计难题。晋江还成功引进6家“国字号”科研机构,与8所知名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吸引69家产学研机构入驻。
记者从晋江市科技与信息化局获悉,该市历来十分重视培育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大力建设各类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培育“科技小巨人”,引导龙头企业通过产业创新联盟、产业链分工协作等方式,打造全产业链、创新链,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大范围引进科研机构、研发成果、技术人才,大力度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必将更快地降低创新成本,促进创新向更多的中小企业扩散。”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科技创新仍将是推动晋江企业发展的主旋律。晋江市委、市政府提出,晋江将以打造“智造名城”为抓手,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加快转型升级。重点推动“五个转变”:推动拼搏型经济向智慧型经济转变;推动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推动园区经济向大平台经济转变;推动品牌培育向品牌运营转变;推动企业上市向产融结合转变。创新驱动将作为推动经济升级的引擎持续发力,引领“制造基地”向“创造基地”升级,引导企业提升产业层次,抢占技改、研发、创意、营销等产业链高端环节,更加重视文化创意、工业设计、金融创新、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提升作用。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