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马航事件再引定位技术讨论
马航事件再引定位技术讨论
信息来源:未知
发布日期:2014-03-28
浏览量:4
延长水下信标电力?
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局长雷米·朱迪12日说,这次对MH370航班的搜索将加速定位飞机残骸新技术的发展,只是,这些新技术不太可能短时间内取代传统的“黑匣子”。
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在搜索2009年失事的法国航空公司AF447次航班后曾提出一系列建议,包括使客机定期自动发送位置;客机在监测到将要坠毁前自动发送有用的跟踪数据;在客机失事前发射“黑匣子”以避免遭到损毁。
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的其中一条建议是,要求“黑匣子”上装备的水下信标电力持续至少90天,而不是现行的30天。
朱迪说,联合国国际民用航空组织2012年采用这一建议,要求其成员2018年开始执行这一规定。这一改变同样定于2019年在欧洲联盟范围内生效。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11日说,眼下正在讨论延长水下信标电力,使“黑匣子”能够上浮,在机身安装水下信标以及在飞机上放置可上浮的应急信标等建议。
应急信标系统价格昂贵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同样讨论另外一种方案,即飞机是否需要装备应急信标。这种应急信标不同于水下信标,可以在飞机坠入海中后自动与飞机分离并上浮至海面,采用卫星技术,只能在水面上起效。
美国恩布里-里德尔航空大学事故调查学科讲师威廉·沃尔多克说,美国海军已经在其飞机上使用这种应急信标大约15年。只是,这种应急信标系统价格昂贵。
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的建议同样牵涉花费。一些航空专家说,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的那些建议需要几年时间讨论,部分原因牵涉到新技术,更关乎成本。
对于通过卫星实时传送客机航行数据,美国前国家交通安全局负责人彼得·戈尔兹说:“没有技术障碍……成本障碍可以解决。”
只是,戈尔兹说,除非有命令,那些航空运营商不想做任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