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广西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4-04-16 浏览量:4
4月8日,记者走访中国西部航天水稻(桂平)基地,中国西部太空经济与航天产业发展筹委会负责人、航天农业专家李宇博士正忙着与前来基地参观的广西贵港市农业局黄创优局长介绍“华航丝苗”航天水稻通过工厂化育秧的最新方式。
航天农业专家李宇博士正在观察航天水稻秧苗长势情况
记者在该基地育秧工厂里看到,与常规水稻品种相比,“华航丝苗”水稻秧盘里的秧苗长出了嫩绿色的叶子,挺拔齐整,不足20天,秧苗长到20公分,出苗率超过95%,且株型与均匀度非常好,远超过其它品种。黄创优局长表示,航天农业登陆贵港,走进桂平,助推三农建设,具有引领作用。
李宇博士告诉记者,水稻航天育种技术是将水稻干种子搭载返回式航天器(卫星)经过空间诱变作用产生变异,在地面选择有益变异培育新种质、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水稻航天育种具有变异频率高,幅度大,多数性状能遗传,稳定快,育种周期短,育种成效快等特点,尤其是可获得罕见突变体和早熟性变异类型。世界上利用卫星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遗传变异的工作迄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我国科技工作者围绕研制和开发具有实用价值的航天育种突变材料,并与常规、三系、两系及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已育成几十个水稻新品种(组合)通过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批水稻航天育种高新技术新成果在生产上已大面积应用,受到国内外政府和科学家高度重视与关注。和传统水稻相比,航天水稻抗病虫害能力更强、产量更高、米质更好、营养含量更高的特点。现种植的航天水稻株型好,集散适中,有效穗多,成穗率高,分蘖力较强,且穗大粒多,抗倒性较好,适宜高产栽培。“华航丝苗”航天水稻米质达国标优质1级、省标优质1级,一般生产上单产平均450-500公斤/亩,高产栽培可达550-600公斤/亩水平,整精米率可达到69.8%~74.1%。
李宇博士说,广西是全国有影响力的产粮大区,条件比较好,小田改大田工作也已有一定起色,在广西组织航天水稻的产业化发展有基础。李宇博士表示今年开春先期组织桂平、柳州等地种植,晚造再新增一至二个航天水稻品种,组织南宁、桂林、河池、玉林等地种植,力争全区种植规模超万亩,通过航天科技的输出,支持广西三农建设技术升级、产业升级、规模升级、品质升级、效益升级。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