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科学家研发技术让蚊虫不育 达到疫病防控目的-中新网

科学家研发技术让蚊虫不育 达到疫病防控目的-中新网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4-10-11    浏览量:4

  疟疾、登革热等许多疾病都是蚊媒传染病,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国际上一些科研人员正在开发新技术让蚊虫不育,来消灭或控制蚊虫数量,从而达到疫病防控的目的。

  记者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技术粮食和农业应用联合司昆虫防治处了解到,正在该机构访问的密歇根州立大学和中山大学热带病虫媒控制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奚志勇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向蚊子体内注入一种细菌,成功让蚊子不育。

  奚志勇团队将一种沃尔巴克氏菌注入蚊子体内,并建立稳定的携带新型沃尔巴克氏体的蚊株。感染了沃尔巴克氏体的雄蚊与自然界的雌蚊交配后,所产的卵不能发育,无法繁育下一代。因此,通过大量释放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雄蚊与外界雌蚊交配,就能使蚊子种群数量明显下降甚至在局部地区被消除,而雄虫本身不会传播疾病。

  研究人员发现,雌蚊感染了沃尔巴克氏菌后,登革热病毒就无法在其体内发展和传播。沃尔巴克氏菌就如同“疫苗”一样阻隔了病毒,使得这些蚊子无法把登革热病毒传染给人类。

  据介绍,目前这项技术已在中国的广州市选择了3个野外试验点,取得初步成效,有力帮助当地防控登革热。

  除了注入细菌方法,其他研究人员还利用核辐射让苍蝇等昆虫不育。人工大量饲养的昆虫蛹接受核辐射辐照,以致其雄虫不育,再将其放回虫害肆虐地区,正常雌虫交配后产出的虫卵将全部不会发育。这种技术对消灭果蝇、螺旋蝇、采采蝇等昆虫非常有效。目前全球有30个国家使用此技术,用于防控、遏制灭绝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害虫。

  据该机构联合司梁劬司长介绍,沃尔巴克氏体控制法和辐照不育昆虫技术各有长处,如果两种技术能够联合使用,具有相当大的互补和协同效果。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