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中国科学家解秘“瞬间记忆”大脑“路线图”

中国科学家解秘“瞬间记忆”大脑“路线图”

信息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4-10-29    浏览量:4

  一本《论语》,甚至是厚厚的《红楼梦》,为什么有人能一目十行,不到几分钟,就可讲出书中的内容、连具体的数字也能复述出来。这种“瞬间记忆”的大脑“路线图”究竟是什么?他与人类的智商到底有什么关系?“最强大脑”是先天本能还是后天习得?

  近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李澄宇课题组采用先进的光遗传方法,证实了“瞬间记忆”的幕后“操纵者”为大脑内侧的前额叶——额头后面的一片大脑区域。当“瞬间记忆”正在进行时,内侧前额叶负责信息的“暂时存储”,而当“瞬间记忆”任务的学习基本完成后,信息的“续存储功能”就会转交给其他脑区,这时,内侧前额叶会转而负责发出抉择行为的指令。该研究成果已于24日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上发表。

  “瞬间记忆”的学名为“工作记忆”,是一种用“秒”来衡量的短时记忆。“它好比电脑里的‘临时缓存’,负责存储思维的中间结果。例如,做心算28×71时,工作记忆强的人,就能把中间过程的计算结果预存在大脑里。”李澄宇说,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项智能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工作记忆的参与,这就是为什么身患老年痴呆、中风等疾病和衰老的人,他们的工作记忆会出现缺陷。

  与前人的研究相比,李澄宇课题组的创新之处在于“光遗传学”方法的使用。此前,由于实验手段的不足,科学家一直无法准确捕捉到以读秒为工作单位的“瞬间记忆”脑细胞,因此,对大脑处理过程的详细“路线图”也所知甚少。如今,李澄宇课题组利用激光,完成了将对大脑神经细胞的控制精确到“秒”,终于确证了大脑中前额叶皮层细胞的功能。

  李澄宇说,大脑前额叶占人脑皮层总量的30%,现有研究已初步证实,“瞬间记忆”的好坏与人类的智商存在着相关性,与先天的基因也有相关性,但后天的学习和训练也能提高“瞬间记忆”的能力。“我们初步推断,先天与后天的作用占比约为1:1,当然,这还有待后续更加深入的研究。”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