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泉州扎实推进“数控一代”示范工程

泉州扎实推进“数控一代”示范工程

信息来源:[db:出处]    发布日期:2014-12-01    浏览量:5

  在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进程中,坚持“企业全方位创新 政府全方位服务”,已成为泉州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自觉行动。一年多来,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和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泉州牢牢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在全省率先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一手抓高端装备产业壮大,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相关研发费用投入达10亿元,带动全市研发投入增长30%,增幅全省最高。

  根据“泉州制造2025”确定的智能制造目标,2025年,泉州将基本建成国内有影响力的智能制造基地,形成数个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全产业动员 百家企业百个项目示范带动

  “这台智能机器人柔性制鞋成型生产线是国内首台自主产权的制鞋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可减少8至10名刷胶熟练工,每天可加工3000双,而预售价仅为欧洲同类型设备的1/3。”“黑金刚智能工业设备”现场推介会上,参观企业将解说者团团围住,产品还未批量生产,已接到特步等企业的大量订单。

  新技术犹如新面孔,如何尽快让企业接受和认可?今年以来,类似的“产品秀”在泉州开了一场又一场,让企业对“数控一代”带来的红利,眼见为实,怦然心动。科技部门还组织1000多家企业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参加“数控一代”创新应用人才培训。

  泉州还选出百家示范企业、启动百个示范项目,为“数控一代”推广应用树立更有号召力的标杆。围绕今年省里重点实施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将纺织服装等20个产业,及恒安、达利等近百家龙头企业列入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重点对象,带动中小微企业加快提升数控技术运用能力和水平。

  效果立竿见影。目前,全市已形成一批“数控一代”工程自主创新成果:有20家示范企业获得及正在申报专利近100项;在数控化装备开发方面,已研发了15个纺织机械新品种、12个建材机械新品种、4个工程机械行业新品种、14个轻工及包装新品种,机床产业中龙门加工中心涵盖所有国家目录产品,高端数控装备在国内占有一席之地;在数控系统推广应用方面,不断推动客户使用国产化系统,其中纺织鞋服产业使用国产数控和伺服系统1000多套,数控机床产业使用100多套,建材行业使用200多套,为企业全方位创新和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

  一批明星企业、明星产品涌现:嘉泰、宏茂、闽安、黑金刚等企业在多主轴、多通道数控机床、折弯机控系统、智能机器人开发等方面合作研发取得突破;南星公司研发的新型智能一体化鞋面编织横机,打破了美国、德国的垄断。

  全资源集聚 省市3年内将投入2。1亿元支持资金

  9月底,继省科技厅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后,省政府也专门出台《关于支持泉州加快推进“数控一代”促进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从2014年至2016年,每年省里将支持3000万元,泉州市县两级配套资金4000万元,力争推动泉州装备数控化率达70%以上,重点应用领域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重视程度之高,投入资源之多,前所未有。

  这些政策涉及创新平台、研发投入、技术改造、市场开拓、龙头企业、金融支持、用地优惠等多个方面,颇具亮点。比如:对企业研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最高给予500万元补助;支持在泉州建立智能装备租赁公司,对其出租泉企制造的数控装备、机器人整机给予最高每台3万元的补贴等;对年营业收入首次超过1亿元、5亿元、10亿元的数控企业,分别按地方新增税收的20%、25%、30%给予奖励。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支持,泉州与平安银行建立100亿元的融资支持战略合作关系;市级财政出资5000万元以上,设立3亿至5亿元规模的“数控一代”创业引导资金。

  与此同时,泉州还专门设立“数控一代”科技创新中心,引入国内外科研机构、创新团队,提供技术服务。目前,已有中科院、华中科技大学、航天科工、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落地建设数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融合“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企业孵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链条。

  在此基础上,“数控一代”示范工程专家委员会和常驻专家组相继成立,实行项目导师制,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服务团队+专业技术培训服务公司+应用推广中心+区域、行业示范+实施效果评价等全方位多层次服务体系逐渐形成。

  创新视野不拘于内,泉州积极对接国际创新资源:目前,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已联手研发;泉企还与美国微芯科技、日本欧姆龙集团、韩国LG集团、奥地利KEBA工业自动化公司、德国IPDD设计公司、西班牙POLISGRING公司、新加坡机器人协会等展开多项合作。

  全链条布局 以创新链促进产业链补强延伸

  在产业链、政策链基础之上逐渐形成的“数控一代”创新链,反过来也在促进产业链的填平、补强、延伸,推动产业的成功转型和创新发展。

  机器人的出现,让水暖抛磨领域告别了人工密集作业、车间粉尘充斥、加工精度不高、产品质量不稳的过去。在中宇卫浴,一套机器人自动研磨抛设备可替代8到12名熟练工,减少2/3的能耗。

  更广阔的产业风景里,一批具有典型“机器换工”意义的自动化示范生产线已然出现:制鞋领域的柔性制鞋过程自动化示范生产线,仿瓷餐具领域的餐具自动化示范生产线,石材加工领域的石材加工数控自动化示范生产线,汽车配件制造领域的汽配焊接和冲压机器人自动化示范生产线等。此外,在纺织经编、生活用纸、茶叶加工、日用陶瓷滚压及成形等产业领域,也建立了可应用可推广的自动化示范生产线。

  一系列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生成。2015年,预计全市可实现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及电机销售5000台(套),数控化设备销售和应用示范3000台(套)以上,带动发展500亿元以上产值。其中,嘉泰与知名IT和汽车制造企业深圳比亚迪签订首期500台数控机床销售合同,为比亚迪提供可替代国际进口的六轴五连动加工中心,仅此一项,就可新增产值1。2亿元;宏茂科技实现销售数控多主轴多工位复合机床300台套,新增产值2。9亿元;永信数控开发的针织绣花装备年产1200台,年产值2。7亿元。

  由泉企自主创新研发的数控机器实现了出品突破。俄罗斯AKM机械集团有限公司、Acwamsh有限公司和中俄友谊科技园等派员来泉,就嘉泰机床产品在俄罗斯市场的销售和代理,及大型五轴机床的研发和供货签订合作协议,并提供技术支持,参与建设泉州数控一代研发中心。力达妙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与台湾有关企业签订400台机器人销售合同,产值0。6亿元。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