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中国距离“太空制造”并不遥远

中国距离“太空制造”并不遥远

信息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4-12-18    浏览量:4

  建设月球基地或移民火星时,3D打印出基地房屋和各种设备。这已经不是科幻。

  日前,备战“太空制造”的中国首台航天多激光金属3D打印机已经在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诞生。

  该厂研究室主任、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副理事长王联凤说,中国目前的3D打印技术紧跟国际前沿,虽然与最先进水平有差距,只要国家战略需要,技术上是可以实现“太空制造”的。

  11月国际空间站的3D打印机首次制造出成品,为未来人类长期太空探索铺平道路。

  航天专家们认为,3D打印将为人类带来无穷想象。人类将可以从其他星球的土壤就地取材,打印出可使用的工具,将使航天作业持续进行成为可能。人类将把生产空间扩展到太空。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研制的多激光金属3D打印机如一个银灰色柜子。

  王联凤介绍说,真正在太空中使用的3D打印机在原理上是一样的。但太空3D打印还要经过零重力条件下的测试等。这一阶段的3D打印机都是搭载在航天器上的。由于发射能力所限,打印机要尽量做小做轻。

  他说,目前太空3D打印还有很多难点需要突破。如打印材料的种类还有待扩展,很多材料还处于研发阶段。很多打印出的零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以及性能指标还难以达到传统加工方法的水平。

  这位航天设备制造专家在出席16日至17日宁波举行的中国航天新材料产业化论坛时,向当地的民营企业介绍了3D打印在航天以及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

  他说,那些品种多、批量小、结构复杂的零件适合3D打印,比如火箭发动机上奇形怪状、内部有s形的气道或水路的阀门。还有些航天器需要尽可能减少重量,每减重一公斤可以省去几十万元的发射费用,因而一些零件要做成蜂窝状的多孔结构。这些零件用传统方式难以加工。另外3D打印机可以将原来需要很多零件组成的部件作为一个整体打印出来,提高了零部件的可靠性。

  他举例说,在制造某火箭上的一个发动机零件时,“用传统方法,需要两个班次的工人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两周才能生产出来,而3D打印16个小时就生产出来了。”

  据介绍,这家航天设备生产厂还与医院开展了义齿替换和骨骼修复等方面的合作。此外,在电子、汽车等行业的零部件制造中3D打印也有广泛的用武之地。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