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中法科技史专题系列讲座首讲在京举行

中法科技史专题系列讲座首讲在京举行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发布日期:2015-06-29    浏览量:5

  6月23日,中法科技史专题系列学术讲座“科学,技术,知识——中国与欧洲科学史的新研究趋向”首次讲座在研究所学术报告厅举行。

  法国远东学院北京中心主任陆康主持了此次讲座,并简要介绍了该系列专题讲座的背景。2014年,法国远东学院与科学史所共同商定将在2015年至 2016年夏期间共同组织一系列围绕“科学,技术,知识——中国与欧洲科学史的新研究趋向”的主题讲座,该系列讲座着重关注科学史、知识史相关领域,以工程师研究、专家团体研究、医学史研究等为主要线索贯穿始终。本次讲座是该系列的第一期。

  报告人韩琦研究员以“从矿务顾问、化石采集者到考古学家——安特生(J. G. Andersson, 1874-1960)在中国的科学活动”为题,向大家讲述了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中国的工作与贡献。韩琦通过大量的新史料还原当时安特生在华的活动场景和工作细节,生动地讲述了这段有关安特生的历史。

  从1914年起,安特生在中国停留了十余年时间(1914-1925)。其职业生涯经历了矿务顾问、化石采集者和考古学家三个阶段。作为中国地质调查所的顾问,他在寻找矿藏(煤铁)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主持了各种地质考察。通过他的多方努力,中国地质调查所和瑞典、美国、法国地质学界和古生物界建立了广泛的合作,推动了中国地质学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进程。同时,他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宽阔的学术视野令人敬佩。

  此次讲座吸引了本所以及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师生前来聆听。报告人的精彩演讲与丰富的史料引人入胜,令与会者意犹未尽,频频提问。

  该系列首讲的顺利举行,为即将举行的后续讲座开了一个好头。在讲座开始前的致辞中,科学史所所长张柏春研究员表示,研究所与法国远东学院有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都希望以此为契机,在共同感兴趣的新角度不断拓展彼此的合作深度。

  法国远东学院北京中心主任陆康教授主持讲座

  研究所所长张柏春研究员致辞

  报告人韩琦研究员做精彩讲演

  讲座现场

  (自然史所供稿)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