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生物物理所在核糖体的再循环机制方面获得新进展

生物物理所在核糖体的再循环机制方面获得新进展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发布日期:2015-10-09    浏览量:4

  2015年 10月 3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秦燕研究员指导的一项科研成果登上了核酸类重要学术杂志《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的最新一期。该文章标题为“New insights into the enzymatic role of EF-G inribosome recycling”, 报道了蛋白翻译核糖体再循环过程中延伸因子EF-G发挥的重要作用。

  蛋白质翻译是一个循环过程,包括起始、延伸、终止和再循环四步,每一步都与相应翻译GTP酶及其他翻译因子的帮助。而翻译延伸因子EF-G是唯一一个同时参与延伸与核糖体再循环两个步骤的GTP酶。延伸过程中,EF-G促进(tRNA)2•mRNA由A、P位点移位到P、E位点;在核糖体再循环过程中,EF-G与再循环因子RRF一起将核糖体翻译终止复合物拆分为大小亚基,并释放mRNA与脱酰基的tRNA,以便于下一个翻译循环再利用(图A)。

  秦燕研究组研究发现,在EF-G参与核糖体再循环过程中,EF-G促进再循环因子RRF结构域的转动,打开核糖体大小亚基间形成的一个主要的亚基桥,从而促进核糖体大小亚基分开以使核糖体进入再循环。研究中通过一系列蛋白质生化实验和高分辨率的核糖体低温冷冻电镜结构研究(核糖体复合物的分辨率达到近原子水平,图B),分析到EFG/RRF与翻译终止复合物的相互作用,EFG结构域IV的loop II能够打断30S亚基44螺旋与50S亚基69螺旋之间的亚基桥B2a,才能使核糖体大小亚基分开(图C)。

  秦燕课题组张德玖和张奕伟,以及清华大学闫凯歌为该文共同第一作者,这项研究工作与清华大学高宁教授,南开大学谢强研究员合作完成。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国家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的资助。

  文章链接

图A、B、C

(生物物理所供稿)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