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野生动物在切尔诺贝利隔离区茁壮成长

野生动物在切尔诺贝利隔离区茁壮成长

信息来源:人民网    发布日期:2015-10-14    浏览量:4

原标题:野生动物在切尔诺贝利隔离区茁壮成长

  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或甚于辐射危害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隔离区成野生动物天堂。图片来源:Valeriy Yurko

  本报讯 研究人员发现,麋鹿、狍子、野猪和其他野生动物正在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人迹罕至的隔离区中茁壮成长。在日前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报告指出,在横跨白俄罗斯—乌克兰边境的切尔诺贝利隔离区中,并“没有发现放射性污染对哺乳动物丰度产生不利影响的证据”。1986年,该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并在整个欧洲上空造成放射性污染,随后方圆42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居民被疏散一空。

  该项研究的共同作者、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环境科学家Jim Smith表示:“当人类远离后,大自然便繁荣了,即便在全世界最严重核事故的现场也是如此。”然而一些科学家认为,这项研究掩盖了放射性污染对动物个体造成的伤害。

  该项研究依赖于几年前在白俄罗斯采集的数据。2008年至2010年,白俄罗斯科学家计算了动物在波莱谢省放射生态保护区——白俄罗斯的隔离区——留下的雪地足迹。

  他们同时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10年后,利用直升机统计了动物的数量。直升机调查显示,在核事故发生后1到10年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隔离区的驼鹿、狍子与野猪的数量就开始增加,某个时间段野猪数量曾有所下降,但与核辐射无关,而是暴发了畜疫。与此相反的是同一时期乌克兰其他地区的驼鹿和野猪数量都在下降。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Smith与同事发现放射性污染水平与动物足迹数量之间并不存在关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隔离区面积约4200平方公里,多年前有研究显示当地有较严重的核辐射问题,野生动物数量下降。但现在隔离区内驼鹿、狍子、马鹿、野猪的数量与附近未受放射性污染的4个自然保护区差不了多少,而狼的数量比附近自然保护区多7倍。研究人员日前在《现代生物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Smith在于伦敦召开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向记者表示:“我们并不是说辐射对动物有好处,只是说人类的烟火可能要更加糟糕。”这从一个侧面揭示出打猎与农林生产等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生存的影响。

  这项研究的合作者、日本福岛大学环境放射性研究所Tom Hinton也承认,这项研究并没有探索放射性污染如何对动物个体造成影响。“毫无疑问”,他说,栖息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及日本福岛核电站——2011年3月发生的地震及海啸导致3个反应堆发生事故——附近的动物的基因受到了损伤。Hinton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而最有价值的问题是,‘这项研究的意义何在?’我们真的说不清。”

  研究人员认为,上述发现反映出野生动植物种群的强大恢复能力,也有助了解日本福岛核事故潜在的长期影响。

  美国拉伯克市得州理工大学生物学家Ron Chesser表示,这篇论文与自己的研究相吻合——他曾发现,在上世纪90年代,在切尔诺贝利附近,小型哺乳动物变得数量丰富且种类繁多。Chesser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他们的数据比我们的更为完整与详尽。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这一讨论画上了一个句号,这值得称赞。”

  然而一些专家则认为讨论并未结束。法国奥尔赛巴黎第十一大学的生态学家Anders Mller指出,他发现放射性污染对切尔诺贝利的动物产生了“强烈影响”,例如鸟类较小的脑容量。并且Mller于2009年在乌克兰隔离区一侧工作时发现,随着辐射水平的增加,哺乳动物的丰度出现了下降。因此他对白俄罗斯数据的可靠性也提出了质疑。

  Smith则表示他对这项研究的完整性“绝对自信”。他说:“我与白俄罗斯的科学家们进行了长达20年的合作,我的经验是,他们和西方科学家一样(如果没有更多的话)诚实。”

  1986年4月26日,位于基辅以北约1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反应堆爆炸,大量强放射性物质泄漏,约1650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核辐射,酿成迄今世界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赵熙熙)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