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植物所葛颂研究组在植物生态式物种形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植物所葛颂研究组在植物生态式物种形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发布日期:2015-10-20    浏览量:5

  生态式物种形成是新物种产生的重要方式。尽管已有大量研究探索其遗传机理,但对表达调控在生态式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仍知之甚少。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葛颂研究组以野生稻为材料,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探讨了表达调控进化在物种形成和适应性进化中的作用。

  栽培稻近缘野生种Oryza rufipogonO. nivara是近期分化的姊妹种,在形态、生境和生殖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是研究物种形成的理想体系。研究人员通过对2个野生种3个生殖相关组织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发现约8%的基因在种间发生了显著的表达分化,并随机分布在基因组上。其中,约62%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模式受方向性选择的影响;相对于编码区,差异表达基因上游区域比非差异表达基因进化速度更快,说明基因调控在物种分化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进一步功能注释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显著集中在与生殖和逆境响应相关的基因上,这与2个野生种在表型和生态上的分化相一致。

  该研究首次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探讨了基因调控在植物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说明生态式物种形成伴随着广泛且具有适应性的表达分化,为进一步理解植物物种形成提供了重要证据。

  该研究结果于9月10日在线发表于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期刊上。葛颂研究组郭洁助理研究员为论文的第一作者。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研究项目资助。

  基因组表达分化分布模式

  (a和b图为差异表达和方向性选择基因的韦恩图;c图为差异表达基因在基因组上的分布情况。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组织。)

  (植物所供稿)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