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支付新规到,“红包”当发好

支付新规到,“红包”当发好

信息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6-01-11    浏览量:12

支付新规到,“红包”当发好


  新年刚过,春节将至,当前很热门又很受欢迎的网事莫过于发红包。

  不论是微信群还是口头禅,真假红包频频上演,每次都能引来一阵欢腾。而更有创意的是,有人将红包与文体活动相结合,用抢红包的方式替代传统抽签,让活动更有趣味。

  其实,大家喜闻乐见的手机发红包仅是网络支付的冰山一角。2015年网络支付超过500多亿笔的规模,超过30万亿元的金额,以及近130%的业务增长,让人咋舌。不得不承认,当前网络支付已是一股洪流,更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

  社会需要秩序,网络支付同样如此。为此,酝酿多年修改多次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近日亮相,虽然在今年7月才会生效,但刚面世就立马引来一番围观和热议。这个办法显然是从维护秩序、创建环境的角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规范,有对支付机构的要求与约束,也有对用户的规范与使用操作程序说明。

  红包最怕啥?

  网络向来以速度和便捷著称,而网络支付的优势是什么,无疑是快速与便捷。

  借助网络支付,用户省去了很多的人力物力消耗,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又办成了事,效率自然大大提高。但是,网络支付也存在一些让人揪心的问题,最令人担心的其实并不是网速与业务结算的快慢,而是账户的掌控。就拿红包来说,你的红包账户最怕什么?其实并不是发红包发光了钱,而是别人拿你的钱发给了他自己的亲朋好友,且这不是开玩笑而是恶意为之。

  新的网络支付办法对个人支付账户进行了分类,分了三类,不同类别的金额上限有所不同,一类账户限额最低同时认证程序最简,二三类的账户限额增加但认证程序增多。例如,当前最热门的发红包限额1000元,仅仅是指没有绑定银行卡没有面对面认证的账户,如果一个用户的支付账户已经面对面认证过、实名注册过,那么自然就不受此限制,尽可以发更大的红包。对账户的额度限制,更多的是出于账户安全的考虑。

  安全是第一

  不难看出,贯穿于办法始终的几个关键词中,实名、安全最为明显。对于用户而言,支付账户上的安全风险不仅存在于别人的盗取,也存在于支付机构的经营风险产生的连带风险之中。而新办法从银行账户的安全到支付账户的安全都作了相应的梳理和规范。

  规范的主要途径一个是分段划分责任,通过保险等方式,规避因为支付机构经营风险而造成的个人账户的损失。从当前大众普遍对网络问题的反应,以及各方的采取的措施来看,保证安全包括产品特别是资金安全总是显得至关重要。规范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实名制。这个不仅要求用户个体实名登记,更将每个支付机构的实名登记的情况作为评定的等级,实名制的百分比越高,等级自然越高,当然存在于支付机构上个人账户的相应“权限”就大些。

  实名制先行

  网络作业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足够的虚拟空间,所以不断挤压网络生活中的虚拟空间则是减少风险的方法之一,实名认证就是有效措施。当前,银行卡、电话卡都要实名登记。实名认证的好处在于保护合法权益人的利益,并为打击不法分子提供便利。既然参与网络支付等活动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不是其他目的,那么实名认证应该不会成为一种负担。

  对于动辄就牵扯着资金账户,动动手机或鼠标就有“红包”发出的网络支付而言,实名登记就更显重要。因此,从新办法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登记评定,从个人支付账户的权限设置来看,明显是鼓励甚至要求实名登记的。此时,作为参与网络生活经常应用网络支付的广大用户而言,实名认证不仅是一种必要,更要成为一种自觉。而实名认证的渠道有银行机构、金融、运营商等多种。

  总之,新的办法从设置网络支付账户的“红包权限”着手,强调实名,规范经营机构,强化安全,对每一个经常应用网络支付发“红包”的用户而言,是一种保护下的鼓励。保护安全,鼓励采用便捷的途径,畅享移动互联生活。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