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专家视角 | 科技成果转化:要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

专家视角 | 科技成果转化:要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

信息来源:新民晚报    发布日期:2018-05-28    浏览量:44

  从某种程度而言,评价科技成果转化,不应该看冷冰冰的、碎片化的数据,而应该看人们的态度。比方说,当越来越多人知道有一种职业叫技术经理人,当关于技术经理人的话题越来越多,当人们对这个职业越来越多尊重,这座城市、这个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其实已经成功了。”上海市科学学所创新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常静博士告诉记者,“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技术寻求生命力的过程,这样一种凝结人类智慧的无形资产,其价值的实现,要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才能找到最终的归宿,或转瞬而逝或漫长可期,不可足一而论。在这个由不同主体参与的创新生态系统中,有的负责成果的产出,有的负责将其熟化,有的将其导入经济系统使其产生实用价值,还有负责引导、促进不同物种之间信息能量交换的服务者,每个主体都在不断适应,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态位。”

  从研究转化为应用,科技成果的实用价值,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方在大浪淘沙中脱颖而出。“有一张很有名的图描述‘死亡之谷’,这个词就是用来形容基础研究成果和转化应用之间存在着一条难以逾越的沟谷。”常静指出,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极具不确定性与风险性的过程,最初的灵感往往只诞生于一个人的脑袋瓜里,渐渐地,其公共性又愈发明显。因此,需要促进。然而,如何促进,没有统一答案。她分析说,在这个创新生态体系中,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是主体,是完全不同的主体,使用不同的话语体系,彼此不懂对方的心。谁来转译?谁是桥梁?那便是从事技术转移的科技服务机构。“很幸运,作为观察者,我们几乎见证了这个新兴行业在上海的从无到有。”

  去年秋天,技术转移服务业被首次列入《上海市新兴行业分类指导目录》。常静深有感触:“3年前我们对这个行业做过调研,当时上海数得着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还比较少。今年再调研时,这个数字已相当可观了,而且呈现出很有意思的画面,这些逐渐在市场中站住脚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来自不同的领域。”有的是学院派,有的来自传统的国有资产评估体系,有的专门对接银行金融机构,有出道于技术垂直领域的,也有曾经从事知识产权交易的……“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人越来越多,面越来越广,对科技成果日益关注的投资人们也主动找上门来,这个行业充满发展潜力。”

  “我们不妨换一个视角来看科技成果转化那些事儿。”常静给记者描绘了一副各司其职、各尽其才的美好愿景。从一个人的灵感,到一群小伙伴的努力实践,再到不同组织形态之间的转移……技术不断组合与成熟,科技成果不断寻找着属于它真正的生命力,历经各种环节,经过不同小伙伴‘华丽丽的冒险’,最终让人感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美好,这便是科技成果转化。而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自由选择和变换角色,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同样是搞科研出身,也许你的性格很轴,很耐得住寂寞,更适合当科学家;也许你的情商很高,更长袖善舞,可以成为金牌技术经理人。”

  常静再三呼吁,必须要给技术经理人成长的空间,“当前,国家正在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希望技术转移服务的从业者能尽快获得更大的社会认同,他们值得更多的尊重。”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