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业内:打假不可能“独善其身” 应重视技术创新有效保护知识产权

业内:打假不可能“独善其身” 应重视技术创新有效保护知识产权

信息来源:央广网    发布日期:2019-04-09    浏览量:114

  来自中国数字经济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正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样板。在近日举行的“全球奢侈品法律联盟峰会”上,中国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被授予“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创新奖”。值得关注的是,一些过去曾对中国在线电商打假表达过质疑声音的人士现在也成为了他们的合作伙伴。

  根据经济之声早前报道,有市场研究公司出具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假货造成的总损失达到1.2万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上升到1.82万亿美元,其中线上销售的假货造成的总损失达3230亿美元。随着假货全球化泛滥日趋严重,制售假货黑灰产业链规模化组织化态势对线下打假提出更大挑战。另外,制假售假者使用的方法、工具和技术也在不断升级,这对监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阿里巴巴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认为,打假不可能“独善其身”,任何国家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形成假货全球治理的网格化格局。假货是全社会公害,任何制假售假者以及“嘴上喊打”而没有采取实际措施的假打虚打甚至纵容包庇者,都应成为全社会公敌,当下,要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等进行打假手段的创新。

  根据新京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孙昌隆早前在全国两会期间也表示,目前存在知识产权纠纷取证难,取证耗费人力物力大等问题,而利用科学技术、通过技术创新,能够有效解决假货这个全球性问题。“目前中国在互联网领域打假技术方面在世界处于领先位置,通过技术能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打假技术的创新及应用。”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