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青海技术市场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 > 详细页

卫生部发布会通报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进展情况

发布日期:2012-04-15       发布单位:国新办       浏览量:24

  卫生部于4月12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进展情况。

  宋树立: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上午好。欢迎参加卫生部的例行发布会,今天发布会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卫生部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司傅卫副司长,向大家通报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取得的各项成效。在发布台就座的还有四川大学朱军教授,她也是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主任。首先我们请傅卫司长通报有关情况。

  傅卫: 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这次新闻发布会,下面我代表妇社司向大家通报深化医改3年来,为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2009年起,各级财政对全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按照人均5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其中中央财政对各地区按照不同比例予以补助,其余部分由地方财政配套。2009-2011年中央财政共投入79亿元,补助农村孕产妇2726.6万人。

  通过项目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农村住院分娩率,促进了妇女儿童主要健康指标的持续改善和城乡间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农村住院分娩率从2008年的92.3%提高到2011年的98.1%,接近2011年99.56%的城市住院分娩率,其中贵州省和西藏自治区农村住院分娩率平均增幅达41.0%。2011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26.1/10万,婴儿死亡率为12.1‰,分别比2008年降低了23.7%和18.8%,农村降幅大于城市。农村与城市孕产妇死亡率之比从2008年1.24:1降至2011年1.05:1,已基本接近。

  通过项目的实施,降低了农村孕产妇经济负担。各地将农村住院分娩补助政策与新农合政策有机结合,统筹资源,明确限价标准。北京、内蒙古、上海和陕西将孕产妇补助人均标准提高到600-800元,河北、内蒙古、江西、河南、广西、海南、陕西、宁夏和西藏实现了农村孕产妇在乡镇和县级定点医疗保健机构平产免费分娩。

  通过项目的实施,加强了产科培训和监管,规范了住院分娩服务内容和流程,基层产科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广大群众逐步享受到了免费的、有质量的基本服务。陕西、河南、湖南、陕西、甘肃和重庆加强产科质量管理,通过项目实施有效控制剖宫产率,其中陕西省农村孕产妇剖宫产率由2008年的32%降至2010年的26%。

  二是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该项目主要是为全国准备怀孕的农村妇女在孕前3个月和孕早期3个月免费增补叶酸,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农村生育妇女出生缺陷防治的意识和能力,降低神经管缺陷发生率。2009-2011年中央财政共投入3.2亿元,有2356万名农村生育妇女免费服用了叶酸。

  全国妇幼卫生监测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神经管缺陷发生率加速下降,中国农村地区群体推广免费补服叶酸的措施已初见成效。2009-2011年,全国神经管缺陷发生率年均下降速率达16.6%,明显高于2000-2009年十年间全国年均6.6%的下降速率;其中农村地区年均下降速率达17.8%,明显高于同期城市年均下降速率。2011年,项目效应进一步凸显,全国神经管缺陷发生率下降速率达21.4%,其中农村地区下降速率达22.4%,仍高于城市地区18.5%的下降速率。

  通过项目提供主动的服务和宣传,明显提高了育龄妇女对叶酸的认识和服用率。抽样调查显示,东中部地区叶酸服用率达到93%以上,西部地区也达到70%以上,95%的被调查妇女认为有必要服用叶酸,并会向准备怀孕的朋友推荐叶酸。项目的实施在较短时间内缩小了各地区间服务可及性的差距,明显改善育龄妇女增补叶酸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已逐步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是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2009年开始,卫生部和全国妇联共同开展了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分别为全国1000万和120万35-59岁的农村适龄妇女进行免费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2009-2011年中央财政共投入3.55亿元,共有1169万农村适龄妇女免费接受了宫颈癌检查,146万农村适龄妇女免费接受了乳腺癌检查。

  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农村妇女常见病得到及时诊断,促进了妇女“两癌”的早诊早治,减少了农村妇女死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2009-2011年,项目地区共检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等阳性病例16313例,检出率为141.56/10万,其中属于早期发现并诊断的为14963例,早诊率达91.7%;同时还检出子宫肌瘤、生殖道感染等疾病475万人。同期,共确诊乳腺癌631例,检出率为48/10万,其中早诊率达69.72%。

  通过健康教育和宣传,农村妇女对“两癌”检查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从项目初期接受率不到50%,到现在广大农村妇女愿意接受并主动寻求服务,健康意识明显改善。抽样调查显示,98%以上的妇女对“两癌”检查项目感到满意,认为有必要进行检查。同时,各地都建立起了卫生、妇联、人口计生等多部门合作机制,以及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共同参与、分工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制度,初步构建了农村“两癌”防治网络,大大提高了基层机构和人员的“两癌”检查服务能力。

  项目的实施起到了明显的示范作用,引起了全社会对妇女健康的广泛关注。一些地区主动增加投入,扩大项目覆盖面,北京、重庆、宁夏将目标人群扩大到城乡所有适龄妇女,使更多的妇女受益。2011年起,新农合将“两癌”救治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补偿比例达到“两癌”治疗限定费用的70%左右,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患者补偿比例可达到90%以上。全国妇联还设立了“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专项基金”,对患病的贫困妇女给予救助。这些措施保障了“两癌”患者的治疗,较好的解决了“查而不治”的困境。

  四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通过为孕产妇免费提供艾滋病筛查、咨询指导和相应的干预服务,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减少儿童的艾滋病新发感染。2010年起中央财政投入从8266万元增加到每年8.39亿元,项目内容扩大到预防艾滋病、先天梅毒和乙肝等母婴传播性疾病的综合防治,项目覆盖面从2009年的453个县扩展到31个省(区、市)1156个县,惠及孕产妇640万人,占全国孕产妇总数的44%。2009-2011年,共为1700万孕产妇提供了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为8094位艾滋病感染产妇分娩提供综合干预服务。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项目实施前的34.8%下降至7.4%,减少了2100位艾滋病感染儿的出生。同时,还为850万名孕产妇提供了梅毒和乙肝咨询检测服务。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有助于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大大减少了儿童艾滋病新发感染,体现了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的普惠性。2010年联合国组织提出了到2015年“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和先天梅毒”的目标,我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2012年,该工作被联合国2012年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选为最佳实践。

  经过不懈的努力,4项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部完成了2009-2011年三年医改任务目标和要求,对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今年是国务院《2011-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2年2月17日,卫生部印发了《贯彻2011-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描绘了妇幼卫生改革与发展蓝图。其中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和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项目,逐步扩大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等项目,同时将针对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重要问题,研究增加新的重大服务项目。3月14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对下一步开展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卫生部将继续通过项目的实施,逐步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改善妇幼卫生公平性,进一步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谢谢大家。

  宋树立: 感谢傅卫司长的通报,下面请记者就妇幼卫生工作和其他关心的问题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媒体。

  中国妇女报记者: 我想提问两个问题。第一,我看明确提出继续补服叶酸项目,那么全国的农村地区育龄妇女是不是都需要增补叶酸?有的人会认为,包括一些育龄妇女也会认为,比如生活在我国南方地区,会认为南方的水果、蔬菜、饮食结构比较丰富,是不是还需要增补叶酸?第二,我看到可能会研究增加妇幼卫生相关项目,增加的有可能是哪个方面?谢谢。

  朱军: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不光是我们所在的媒体朋友关心这个问题,很多广大的育龄妇女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神经管缺陷是非常严重的出生缺陷,根据我们20多年的监测发现神经管缺陷在我们国家一直存在城乡的差距,也就是说,农村地区的神经管缺陷发生明显高于城市地区,差距达到2-3倍,在一些地区甚至更高。这说明农村发生率高。除此之外,在我国农村地区出生人口基数大,加上发生率高的问题,全国农村地区神经管缺陷发生病例在全国来说比例是非常大的。因此,要预防和控制我们国家的神经管缺陷的发生,一定要解决农村地区的神经管缺陷问题,否则,就成为制约我们国家进一步下降神经管缺陷发生率的瓶颈。所以,这个项目选择在全国的农村地区来实施防治工作。

  刚才媒体朋友提到,像南方地区居民吃蔬菜、水果比较多,在补服叶酸方面是不是需要,是不是有科学性,我有一些资料和媒体朋友进行分享。首先,食物中天然叶酸主要存在于绿色的蔬菜和水果之中,但是绿色蔬菜和水果中的天然叶酸不稳定,在我国传统的烹调过程中很容易破坏,而且天然叶酸不容易吸收。推广的叶酸片是一个小剂量的合成叶酸,非常安全,基本上可以达到百分之百的吸收。所以,能够满足孕期妇女的需要。在我们国家南方地区,居民虽然吃蔬菜、水果比较多,但是我们研究发现仍然有相当大比例的育龄妇女血液中的叶酸浓度达不到预防神经管畸形的水平。所以我们需要增补。另外,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广泛推广叶酸强化食品,目前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全面普及,再加上大规模的人群证明,每天增补0.4毫克的叶酸是安全有效的。

  我们现在还有一组数据,通过近二十年的监测,发现南方农村地区的神经管缺陷发生率的下降幅度小于北方农村地区。所以,要对南方进行很好的干预,这次我们认为仍然有必要在南方地区群体中推广小剂量的叶酸增补,同时,我们也有很好的数据显示通过三年南方农村地区的项目实施,神经管缺陷发生率的下降已经非常明显。

  傅卫: 刚才谈到四个重大专项,应该说三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作为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我想更多的是要关注一些重点人群、重大疾病和重点影响因素。妇女儿童是社会上的脆弱群体,她(他)们还面临很多的问题,我们现在正在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能够进一步扩大涉及到妇幼和妇女儿童健康的项目。我们现在正在认真总结评估三年来重大专项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觉得是为我们下一步更好的开展新的项目,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这项工作已经有了初步的结果。妇幼重大专项应该更加关注妇女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另外,我们选择重大专项还要考虑到有效干预手段,实施干预效果比较明显的一些项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要考虑到现在相应的服务能力、基层的手段等等。更重要一点,就是财力的支持。我们在研究、扩展新的项目时候,要考虑到上述方方面面的因素。我们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开展这项工作,比如涉及到儿童营养的方面,在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就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下一步如何更好的促进儿童营养均衡全面发展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与此同时,刚才我谈到像现在实施的项目,比如妇女“两癌”检查项目本身的覆盖面也不是很大,我们也在积极的研究,争取能够在新的周期里进一步扩大已有的项目,更放大它的成果和效果。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我有一个问题是关于您刚才提到的儿童营养的问题。现在网上比较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婴幼儿补钙的问题,一般医生给婴幼儿开钙剂或者鱼肝油补钙,最近有专家对这种做法提出质疑,认为全民补钙没有必要,而且有害,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补钙才合理?

  宋树立: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媒体确实非常关注,也是很多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今天下面就座的有首都儿童研究所营养研究室研究员、全国佝偻病科研协作组副组长吴光驰。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