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2-05-13 发布单位:国务院 浏览量:28
针对南方部分地区新一轮暴雨天气过程,5月12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沈晓农签署命令,启动中国气象局今年首个重大气象灾害Ⅳ级应急响应。当日10时,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暴雨黄色预警。
命令要求,中国气象局应急办、减灾司、预报司、观测司,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华风影视集团,贵州、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安徽省(区、市)气象局立即进入Ⅳ级应急响应状态。各单位严格按照气象灾害Ⅳ级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做好应急响应工作。其他可能受到影响的省(区、市)气象局做好应急响应准备。
5月12日10时,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暴雨黄色预警。预计,贵州中东部、重庆东南部、湖北南部、湖南大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以及广西北部等地有暴雨,其中,湖南北部、湖北东南部、江西西北部以及广西东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中央气象台升级暴雨黄色预警 各地上下联动积极应对
从12日起到14日,南方地区的降雨又将进入一个高峰期,暴雨“扎堆”出现,川渝、江汉、江南、华南等地均不能“幸免”。继今日上午6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后,10时,中央气象台将预警信号等级升级,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各级政府及气象等有关部门未雨绸缪、全面部署、上下联动,积极应对此次强降雨过程。
预计,12日14时至13日14时,贵州中东部、重庆东南部、湖北南部、湖南大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以及广西北部等地有暴雨,其中,湖南北部、湖北东南部、江西西北部以及广西东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大暴雨(100~12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由于目前南方地区降水频繁,气象专家特别提醒,要注意防范持续性强降水可能引发的洪涝、城乡积涝及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国土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计未来24小时,湖北西南部、重庆东南部、湖南西北部、贵州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其中,湖南西北部的局部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
湖南局地现大暴雨 省气象台连续发布28个气象预警
近日,强降雨天气频频“骚扰”三湘大地,湖南省气象台预计,从今天(12日)起到14日,全省还将继续“沐浴”在强降雨中,并伴有强雷电、短时雷雨大风、局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提醒公众和相关部门注意防范。
昨天,三湘部分地区暴雨、大暴雨来势汹汹。据实况气象资料显示,11日08时至12日08时,强降雨集中在湘西北及湘西南部分地区,包括慈利、永顺在内的9县市24小时降雨量超50毫米,沅陵和澧县降雨量超100毫米,其中日最大累积降雨量出现在沅陵县,达158.2毫米。
伴随降雨,省内部分地区雷电活动仍较频繁。据监测显示,昨天雷电主要集中在湘北。
针对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湖南省气象台昨天至今天10时连续发布气象预警28个,其中暴雨红色预警16个,暴雨橙色预警3个,暴雨黄色预警2个,雷电橙色预警7个,提醒公众和相关部门注意防范。
与此同时,湖南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和湖南省气象台于昨天12时联合发布《湖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消息》,预计5月11日20:00至12日20:00,受降雨影响湘西北部分区域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可能性大(预报等级四级),湘中以北大部分区域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预报等级三级)。
湖南省气象台预计,12~14日,省内自北向南有一次强降雨过程,并将伴有强雷电、短时雷雨大风、局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14日晚~15日湘南降水减弱,其他地区天气短暂好转。
气象专家特别提醒,由于近期湖南部分地区强降雨频频,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工作;切断有危险地带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贵州省气象部门加强值班轮守 做好新一轮强降雨服务
5月8日以来,贵州省频现强降水天气过程,局地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洪涝、风雹灾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据贵州省气象台最新预报资料分析,今天(12日)白天到夜间,省东部和南部仍有暴雨、部分乡镇有大暴雨。
针对近期频现强降水天气过程,贵州省气象局紧急部署各级气象部门加强值班轮守,做好气象服务。5月11日下午14时,贵州省气象服务中心组织气象影视科、12121信息服务科等相关科室会商天气,并要求相关值班人员利用手机短信、电视、网络、广播等各个服务窗口跟踪做好此次天气服务过程,提醒公众注意防范强降水天气过程出现的雷暴、大风、冰雹、洪涝等灾害天气工作;同时提醒相关部门及农民朋友抓住有利时期安全做好蓄水保水工作。
降水使得贵州干旱地区旱情有所缓解。据5月11日监测数据显示,贵州省已无特旱,仅有4县重旱(册亨、六枝、黔西、仁怀),13县市区中旱,23县市区轻旱,重旱以上县市数较10日减少8个。重旱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局地。
广西:畅通汛期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 迎战新一轮强降水
新一轮强降水即将来袭,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全面开展预警信号发布的规范性及业务流程的熟练程度的检查,畅通“绿色通道”。5月10-11日,自治区气象局联合各通讯运营商,组织各市气象局和自治区气象台、区气象服务中心开展2012年汛期气象预警发布业务演练。11日深夜,针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自治区气象局又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立即进行解决,确保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发布,全力以赴做好当前强降水过程预报服务工作。
本次预警短信业务演练旨在检验预警短信发布“绿色通道”通畅情况,检查预警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此次演练首次由自治区气象局与各通讯运营商联合开展,演练过程模拟实际的“绿色通道”发布流程,并采用随机发布方式,有针对性地检验了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的各个工作环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针对演练中出现的对预警信号发布规定执行不严格,发布的标准及业务流程不熟练,预警短信制作、上传达不到规定的时效等问题,自治区气象局又发出紧急通知,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强化面向防灾减灾一线的决策服务工作。各市(县、区)气象局在辖区内出现强降水及发布暴雨红色等各类最高等级预警信号并可能致灾时,单位主要领导或值班领导要第一时间面对面或通过电话向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报告预警信息,有条件的市县要直接打电话通知预警区域的气象信息员,提出防御建议。二是要加强灾害监测联防,努力提高预警发布的提前量。三是要严格执行预警发布业务规章制度。对于由于预警发布业务规定执行不严导致的预警信息发布不及时或漏发、错发而出现有重大人员伤亡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四是要多手段、多渠道及时播发预警信号。各市(县、区)气象局要积极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网站、电子显示屏、大喇叭、12121、微博等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努力提高预警信息的覆盖面。
重庆市政府应急办要求加强信息发布做好强降雨防范应对
5月11日06时,重庆市政府应急办印发《关于做好强降雨天气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做好11日夜间到12日夜间雷阵雨天气防范应对。
据重庆市气象局最新监测显示,预计5月11夜间至12日夜间重庆将有一次雷阵雨天气过程,中西部偏南地区、东北部偏南地区大雨,东南部地区大雨到暴雨,其余地区中雨。雷雨时伴有短时阵性大风,局部山区有冰雹。
重庆市政府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及时转发《重要天气服务快报》,加强应对。市政府应急办通知要求各区县(自治县)政府尽快将此预警信息通知到街道、乡镇和村社农户,做好必要的抢险人员和物资应对工作,根据灾情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前期干旱缺水的地区应加强蓄水,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市级有关部门要将此信息迅速通知到相关基层单位并组织技术力量,做好监测防控工作,尤其要加强对滑坡区域的监测预警,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市政、交通、水利等部门要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和堤防、水库等各类工程的巡查除险,防范强降雨造成的基础设施损毁及次生事故灾难。
重庆市气象局于5月10日向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报送了《重要天气服务快报》,并编发新闻通稿向媒体进行通报,预警信息也通过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渠道及时进行了发布。同时,重庆市气象局要求全市气象部门加强监测,并认真做好预报预警服务,根据灾情及时做好各项应急工作,保持与市局相关部门的信息通畅。
贵州今夜起再迎新一轮强降水 周末外出防雨防雷
近日,贵州大部地区频繁遭遇强降雨侵袭,导致部分县市出现洪涝及风雹灾害。预计今夜(11日)起,贵州大部地区将再次迎来强降雨天气过程,气象部门提醒周末出行防雨防雷是关键。
从9日开始,贵州雨水不断,强降雨主要集中在省东部、西部和南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地区日益严重的旱情,利于当地进行蓄水保水。
贵州省气象台预计,今天夜间到明天,全省各地多云转阴天有阵雨或雷雨,并伴有大风、冰雹、强雷电及短时强降水。其中,今天夜间毕节市东部、遵义市北部、铜仁市北部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个别乡镇大暴雨。
专家表示,当地在防范强对流天气的同时,有关部门还要注意加强对水库的监测调度以及中小河流的巡查,防范可能出现的汛情和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另外要注意加强对排水设施的检测和维护,防范城乡内涝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江西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气象预报 副省长姚木根提前部署防汛工作
5月10日,江西省副省长姚木根在省气象局报送的《气象呈阅件》上批示:请省防办根据气象预报,通知有关地方做好防御工作。
据省气象台预报,5月12~14日江西省将遭遇新一轮暴雨过程,局部地方还有大暴雨。由于前期降雨量较多,江西部分江河水位较高,土壤含水量大,此次强降雨过程可能对中小水库、中小河流、矿区尾砂坝、地质灾害易发区造成危害,省气象局在5月10日决策服务材料上提出的相关对策建议得到省领导高度重视。
据了解,入汛以来,江西共出现了4次较大范围强降雨过程,降雨对流性强,造成局地灾害严重。其中5月7日晚至9日,赣北赣中先后有12个县(市)出现暴雨,铜鼓、宜丰出现大暴雨。降雨对流性强,期间有9县(市)出现1小时30毫米以上的短时强降水,3县市出现短时8级雷雨大风。
【气象科普】
暴雨及其防范应对
暴雨是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常在积雨云中形成。气象上规定,每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49.9毫米之间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但由于各地降水和地形特点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涝的标准也有所不同。在业务实践中,又可按照发生和影响范围的大小将暴雨划分为:局地暴雨、区域性暴雨、大范围暴雨、特大范围暴雨。
局地暴雨历时仅几个小时或几十个小时左右,一般会影响几十至几千平方千米,造成的危害较轻。但当降雨强度极大时,也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区域性暴雨一般可持续3~7天,影响范围可达10~20万平方千米或更大,灾情为一般,但有时因降雨强度极强,可能造成区域性的严重暴雨洪涝灾害。
特大范围暴雨历时最长,一般都是多个地区内连续多次暴雨组合,降雨可断断续续地持续1~3个月左右,雨带长时期维持。 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会造成更多的灾害。
具体防护措施
1、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
2、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时积水成灾。
3、是底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
4、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
5、河道是城市中重要的排水通道,不要随意倾倒垃圾及废弃物,以防淤塞。
6、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
7、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8、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
9、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