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2-07-09 发布单位:国新办 浏览量:9
各位记者朋友:
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很高兴再次和大家见面,通报2012年1-5月我国商务运行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2012-06-26 10:08
沈丹阳
一、 关于国内市场运行情况
当前我国商品市场运行较为平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163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5月份市场运行特点如下:
一是汽车、居住类商品需求回暖。5月份,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住类、行类商品销售同比分别增长4.1%和8.2%,增速分别比4月份加快0.9和9.3个百分点。其中,建筑及装潢材料销售增长7.2%,比4月份加快5个百分点。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全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6.0%,创近一年来新高。
二是保值类商品销售加快增长。5月份,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金银珠宝销售额增长15.5%,比4月份加快9.6个百分点,已连续3个月加快增长。
三是食用农产品价格总体继续下降。据商务部监测,随着露天蔬菜上市量增加,蔬菜价格已连续七周下行,上周(6月18日-24日)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1.7%,在收储政策作用下,猪肉价格结束春节后持续下行走势,近期出现反弹上涨,上周猪肉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7%;受市场供给量减少,需求增加及成本上升等因素推动,粮油、水产品等价格稳中有涨,小包装面粉、小包装大米零售价格均与前一周持平,花生油零售价格分别比前一周上涨0.3%,水产品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7%。
2012-06-26 10:13
沈丹阳
二、 关于对外贸易情况
据海关统计,1-5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5108.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7.7%。其中,出口7744亿美元,增长8.7%;进口7364.9亿美元,增长6.7%;累计贸易顺差为379.1亿美元。5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435.8亿美元,增长14.1%,单月进出口规模刷新去年11月创下的3341.1亿美元的历史纪录。
(一)与新兴市场进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与美国进出口增长恢复明显。1-5月,与俄罗斯和巴西双边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4.4%和10.9%,与东盟双边贸易同比增长9.2%,中美双边贸易同比增长12%,中欧、中日双边贸易同比分别增长1.3%和0.4%。
(二)中西部地区出口继续呈现良好增长态势,东部地区出口增幅上升。1-5月,西、中、东部地区出口分别增长56.3%、25.1%和5.2%。重庆和河南的出口增速分别为2.3倍和1.1倍,四川、江西和广西的出口增速分别为78.7%、57.2%和22.7%。广东出口同比增长6.9%,福建出口同比增长9.3%。
(三)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加快,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平稳。1-5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4478.8亿美元,增长9.9%,较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高1.2个百分点,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7.8%。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1794.6亿美元,增长6.7%;机械设备出口1485亿美元,增长12.1%。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较为平稳,其中,服装出口525.7亿美元,增长2.5%;纺织品出口380.7亿美元,增长1.4%;鞋类出口164.2亿美元,增长8.5%。
(四)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平稳,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较低。1-5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8015.7亿美元,增长8.8%。其中出口3718.3亿美元,增长9.8%;进口4297.4亿美元,增长8%。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5302.3亿美元,增长4.4%。其中出口3404.4亿美元,增长6.3%;进口1897.9亿美元,增长1.3%。
2012-06-26 10:15
沈丹阳
三、 关于吸收外资情况
1-5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9261家,同比下降12.1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71.1亿美元,同比下降1.91%。5月当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2245家,同比下降6.11%,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2.29亿美元,同比增长0.05%。1-5月吸收外资特点如下:
一是美国对华投资保持增长,亚洲国家/地区相对稳定,欧洲降幅缩窄。1-5月,美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2.89亿美元,同比增长0.29%。亚洲十国/地区(香港、澳门、台湾省、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韩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406.56亿美元,同比下降1.41%。欧盟27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7.81亿美元,同比下降5.06%,降幅比前4个月缩窄23个百分点。
二是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较快。1-5月,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8.59亿美元,同比增长9.2%,占全国总额的8.19%。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01.98亿美元,同比下降1.49%,占全国总额的85.33%。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0.53亿美元,同比下降17.19%,占全国总额的6.48%。
三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继续上升。1-5月,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88亿美元,占同期全国总量的1.46%;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11.76亿美元,占同期全国总量的44.95%; 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21.05亿美元,占同期全国总量的比重上升到46.92%。
四是单月实际使用外资连降6月后实现增长。5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2.29亿美元,同比增长0.05%,是我国单月使用外资连续6个月同比下降之后首次实现增长。
2012-06-26 10:17
沈丹阳
四、 关于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情况
(一)对外直接投资。1-5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的1709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85.2亿美元,同比增长40.2%。其中,通过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112亿美元,占我国同期投资总额的39.3%。对中国香港、美国、欧盟、俄罗斯投资实现两位数的较快增长,增幅分别为50.9%、45.9%、23.6%和22.5%。地方对外直接投资98.4亿美元,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4.5%,同比增长51.4%,高于全国增幅11个百分点。截至5月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506亿美元。
(二)对外承包工程。1-5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366.6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其中5月当月完成营业额75.5亿美元,同比增长1.8%;新签合同额438.6亿美元,同比下降21.7%,其中5月当月新签合同额85.3亿美元,同比下降30.8%。截至2012年5月底,我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同额885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757亿美元。
(三)对外劳务合作。1-5月,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7.6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0.7万人,其中承包工程项下派出劳务9.1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8.5万人。5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82.7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4.4万人。
2012-06-26 10:19
沈丹阳
五、 关于服务外包情况
一是服务外包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据商务部服贸司统计,今年1-5月我国共签订服务外包合同45769份,合同金额200.1亿美元,同比增长52.4%,执行金额145.9亿美元,同比增长49%。其中,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37.6亿美元,同比增长45.6%,执行金额102.3亿美元,同比增长51%。
二是外包业务向高端拓展趋势明显。1-5月,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占比分别为59.9%、14.3%和25.8%,其中KPO业务占比逐渐提升,较2011年底增加2个百分点,反映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正逐步从产业链的中低端向生物医药研发、金融后台、技术研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高端业务拓展。
三是服务外包业务以美欧日为主要市场。1-5月我国承接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外包执行额分别为27.3亿美元、18.5亿美元和13.8亿美元,占总执行额的26.7%、18.1%和13.5%。
四是服务外包企业规模快速扩张,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1-5月全国新增服务外包企业1248家,新增从业人员29万人,其中大学毕业生17.1万人。截至2012年5月,全国共有服务外包企业18187家,从业人员347万人,其中大学(含大专)以上学历240万人。
2012-06-26 10:24
沈丹阳
六、 关于香港回归15年来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情况
(一)香港与内地经贸关系更加密切
香港是内地最大的境外投资来源地和最大的境外投资目的地,也是内地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最重要的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市场。
一是两地贸易往来更加密切。据海关统计,2011年内地与香港贸易额为2835.2亿美元,比1996年的407.3亿美元增长596.1%。特别是自2006年1月1日起,内地对原产于香港的产品全部实行零关税,内地与香港在货物贸易领域已经全面实现了自由化。
二是香港赴内地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2年5月底,内地累计批准港资项目34.06万个,比截至1996年底的16.25万个增加了17.8万个;实际利用港资5537.67亿美元, 比截至1996年底的992.95亿美元增加了4544.72亿美元。
三是内地赴香港直接投资大幅增加。截至2010年底,内地在港投资设立直接投资企业4200多家,累计投资净额1990.6亿美元,占内地对外投资总额的62.8%。
(二)商务部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两地经贸交流
一是帮助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三个中心的地位。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赴内地直接投资,帮助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积极支持香港参与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 推动香港加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充分发挥香港在金融、法律、会计及投资咨询等服务方面的优势,推动两地企业联合“走出去”。
二是做好对香港农副产品和重要物资的保障供应工作。目前香港市场活猪95%、活牛100%、活鸡33%、河鲜产品100%、蔬菜90%、面粉70%以上由内地供应。内地采取积极措施,保障供港粮食及粮食制粉和天然砂等重要物资供应。
三是支持在内地的港资加工贸易企业稳定发展和转型升级。两地加工贸易额从2000年的378.1亿美元提高到2011年的1989.2亿美元,增长了4.3倍。商务部与特区政府建立政策联动机制,重视征求特区政府和工商界意见,增强政策的合理性和可预见性。同时,及时调整加工贸易政策,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帮助港资企业应对金融危机。
(三)CEPA的补充完善推进了内地与香港经贸自由化进程
通过不断地补充和完善,CEPA及其8个补充协议已经形成了内地对香港较为系统的开放体系。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准,在货物贸易领域内地与香港已经全面实现了自由化,即内地自2006年1月1日起对原产于香港的产品全部实行零关税;在服务贸易领域内地逐步扩大开放,对香港开放领域达到47个,优惠措施累计301项,按照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分类标准,内地通过CEPA对香港服务贸易的开放部门已经达到148个,占世界贸易组织分类的160个服务贸易部门总量的92.5%。
2012-06-26 10:25
沈丹阳
以上就是今天我给大家发布的1—5月份的商务运行,其中也有一些6月份的情况。下面请各位记者朋友提出问题,我来回答。
2012-06-26 10:40
新华社记者
我有一个关于外贸的问题。5月份的海关数据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不知道您对当前我国的外贸进出口形势有什么判断?对全年10%的增长目标是不是有一些新的看法?谢谢。
2012-06-26 10:41
沈丹阳
从5月份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和6月份商务部门掌握的、监测的企业进出口情况来看,我国外贸正在朝着稳中求进、稳中有增的方向稳步发展,也朝着预期的目标稳步发展。1—5月的增长,总体上还是相对低速,特别是1—4月份的增长更低一些,这是在多种因素相互叠加作用下出现的。比如说我们经常讲的,国内要素成本的上升,外需的萎缩,再就是贸易环境的恶化,这几个因素是导致出口低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比如说受欧洲经济复苏乏力影响,1-5月我们对欧盟出口下降了0.8%,欧盟是我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对整体出口就有比较大的影响。其中对德国、法国、意大利的出口分别下降3.4%、3%和25.1%。这是从出口的角度来分析。
从进口来看,国内需求放缓、加工贸易减速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是导致进口增速下降的三大因素。5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435.8亿美元,增长了14.1%,其中出口1811.4亿美元,同比增长15.3%;进口1624.4亿美元,增长12.7%。5月份外贸增长出现了回升的势头,尽管这个回升的势头还不是特别明显,但已经出现了可喜的迹象。说明自去年以来,国家采取的一系列稳外贸、稳增长的措施,见到了初步的成效,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关于全年外贸形势,虽然5月份的数据出现了回升,我们不能因为5月单月的数据就显现乐观,但目前的增长情况和发展态势基本还在预料的区间,并且逐步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6月份海关的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是根据我们从一些企业和一些地方了解的情况看,总体上还保持着5月份的势头。
我们认为,今年实现外贸稳定增长仍有许多有利的条件。比如我国经济的基本面良好,产品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企业开拓市场、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意识不断增强,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特别是与新兴市场的经贸合作潜力巨大等等。有这些有利因素,我们认为如果世界经济不出现进一步的恶化,国外需求不出现大的逆转,只要我们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三个方面同时下功夫,全年进出口总额10%左右的预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谢谢。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