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72742]城市生活垃圾生物处理与生态填埋技术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生态保护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联系人:
陈月芳
所在地:北京 东城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投资分析:
该课题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以典型的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为主要依托工程,系统地研究了城市生活垃圾及其填埋气体和渗滤液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工程性质,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产生源分类及垃圾排放标准。集成了适合武汉特点的垃圾源头压缩转运设备,目前该技术在武汉市城区推广应用。研制了适合我国垃圾特点的现场厨房垃圾分类收集及处理成套技术和设备,在校区进行了示范应用。进行了以减量化和水分去除为目标的生物预处理技术研究,提出了系列工艺参数,并在在广州焚烧厂建立了预处理示范工程。试验研究了以控制发酵过程无害化和肥料腐熟指标为目标的生物堆肥技术的工艺参数,在宜昌市垃圾处理进行了推广应用。
在集成现有技术和已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出厌氧—好氧填埋新技术及优化的工艺参数。提出了用块体垃圾充填城市周边废弃采矿场的新思维,并进行了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工作。并对管道絮凝法、固定化微生物法及回灌法等综合处理垃圾渗滤液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在武汉市及昆山市典型卫生填埋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研制了四通道大气颗粒物智能采样仪。对填埋气体及渗滤液的运行规律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填埋气体迁移H-C非线性耦合数学模型,给出拉垃圾渗滤液污染传输计算模型及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垃圾填埋气附存状态的计算方法。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平均每年以近9%的速度增长,人均年产量达到440公斤,北京等城市的增幅更高达15%-20%。2004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约1.5亿吨。根据近10多年垃圾产生量增长情况进行的预测,到201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将达到2.64亿吨,2030年为4.09亿吨,2050年为5.28亿吨。目前,我国累计堆存的城市生活垃圾近70亿吨,占地5亿多平方米,全国大中城市,约有2/3陷入垃圾包围之中,1/4左右已发展到无适合场所堆放垃圾。
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的的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本项目的研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该课题从多个方面研究了城市生活垃圾的生物处理和生态填埋,为城市垃圾的处理提供了技术措施。研究成果包含了多个创新点,对于促进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课题的减量化技术,可以减少垃圾的运输成本,少占耕地,降低焚烧成本和增加燃烧热值;垃圾的资源化可以变害为宝,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构建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可以保护环境。本课题的研究是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光荣事业,由此可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效益分析:
可以减少垃圾的运输成本,少占耕地,降低焚烧成本和增加燃烧热值;垃圾的资源化可以变害为宝.环境效益非常乐观。
厂房条件建议:
无
备注: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