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71622]年产100公斤桑黄硒多糖的项目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动植物新品培育
类型:
发明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200610045903.7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联系人:
崔澎
所在地:辽宁 鞍山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投资分析:
本发明涉及药用真菌的栽培方法及应用,具体地说是涉及富硒桑黄的栽培及桑黄硒多糖的提取方法。富硒桑黄母种由马铃薯、琼脂、葡萄糖、豆粉、硫酸镁、硫酸锌、磷酸二氢钾、蛋白胨、色氨酸、6-BA、富硒肥、桑树叶或桑树枝、水构成;富硒桑黄原种是由桑树木屑、硬杂木屑、麦麸、玉米面、豆粉、石膏、硫酸镁、硫酸锌、6-BA、红糖、白灰、磷酸二氢钾、富硒肥、水构成;经接种制成原种、三级种、菌质体,然后由菌质体制成多糖。
优点是本培养基的组份为真菌多糖对硒的富集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桑黄的发菌、生殖过程中产生较强抗逆性,使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均有较大的提高,经试验对比,菌丝体发菌速度比普通培养基快10天,污染率低10%,抗癌效力提高30%以上。
桑黄菌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多年生药用真菌。日本及韩国开发利用最早,并已开始人工栽培,批量生产。桑黄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治癌领域中有效率排在第一位(巴西蘑菇即姬松茸与其疗效相近)。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硒会显著降低机体免疫能力,缺硒地区易发生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及心脑血管病。适量补硒对癌症、白内障、儿童营养不良有着显著改善的作用,并可避免心脑血管壁发生纤维病变而导致的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肌梗塞、老年性神经功能不全、记忆和智力障碍等疾病的发生。
桑黄是生物抗癌领域有效率最高的真菌,为国际公认。桑黄是珍稀药用真菌。具有利五脏、宣肠气、止血、软坚、排毒功能。应用于肝炎及癌症的治疗,因其治疗效果显著,风靡于日本和韩国,畅销不衰。桑黄子实体热水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对小百鼠肉瘤S-180抑制率为98.5%。以桑黄硒多糖为平台,利用脂质体技术可以开发出系列治癌针剂(靶向分子药物),治疗艾滋病和丙肝、丁肝、戊肝等肝病的药剂等。
桑黄与其它药用真菌一样,其水提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多糖类物质。由于天然的桑黄数量非常稀少,难以成为稳定的工业产品来源。本发明是用代料加硒的方法工厂化批量生产富硒桑黄,利用桑黄子实体用超声波低温提取、冷冻干燥技术生产桑黄硒多糖。更好地保持了桑黄多糖的活性和药效。
温克等人比较了桑黄、姬松茸等四种真菌提取物的抗癌活性,发现桑黄有较好的抑瘤作用。chihar等人的研究表明:从27种真菌提取物中,桑黄中提取的多糖有最好的抗癌效果,抑瘤率达96。7%。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桑黄及其提取物(多糖),对人体无毒无害,即使长期大剂量使用,亦无任何毒副作用(属于绿色/健康方式)。
另外,硒元素与药用菌桑黄结合,一方面增强了桑黄种植过程中的抗逆性;另一方面,则“强强互补”,增强了桑黄抗肿瘤、提高免疫力功效,使其药用价值/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本项目建成后,将是中国最大富硒药用菌工厂化栽培基地之一;因此会对中国调整膳食结构和提高国民对硒的摄入量和抗癌症/肝病制剂的研究/生产,做出较大贡献和社会价值。
桑黄,是珍稀药用真菌,具有利五脏、止血、软坚、排毒功能。应用于肝炎及癌症的治疗,因其治疗效果显著,风靡于日本和韩国,畅销不衰。桑黄子实体热水提取物,具有良好抗肿瘤活性,对小白鼠肉瘤S-180抑制率为98.5%。以桑黄硒多糖为平台,利用脂质体技术可以开发出系列治癌针剂(靶向分子药物),并可开发出治疗艾滋病和丙肝、丁肝、戊肝等肝病的多种细胞级生物导弹。
效益分析:
项目生产能力(预计年产值、收入与净利润) 年产富硒桑黄菌100吨(1000元/公斤或100万元/吨),栽培富硒桑黄菌100吨所需的菌棒为100万棒,每棒成本为6元,这部分成本为600万元。100吨富硒桑黄能够提取桑黄硒多糖100公斤。(1200元/克、或120万元/公斤)项目总产值1.2亿元,提取1公斤桑黄硒多糖的成本为2万元。产品包装费10万元,项目的直接成本为810万元,项目间接成本如技术开发经费、检测费、药理、毒理试验费、临床前研究共需要经费500万元,总成本共计1310万元,总利税为1.069亿元。年利润6500万元。
项目建设期与回收期 项目建设期6个月,桑黄的栽培周期1年。贷款回收期为2年
项目计算期内净利润合计为:38,949.08万元
专利项目投资价值:10825.35万元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91%
静态投资回收期:1.83年
厂房条件建议:
占地20000平方米,标准厂房8000平方米。
备注: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