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舒滔
所在地:湖北 武汉市
三乙氧基硅烷项目
一、概述
三乙氧基硅烷,英文名Triethoxy Siline 分子式HiS(OC2H5)3为无色透明液体,沸点(200C)131.5℃,相对密度(20℃)0.875,是主要的精细化工产品。
因其具有可水解的Si-OC2H5键,又有活泼的Si-H键。硅氢键能与一系列的烯类单体在铂催化下发生硅氢加成,得到各种硅烷偶联剂,有机硅封端固化的醚,以及聚丙烯酸脂密封胶和粘合剂等产品。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近年来很受重视的有机硅中间体。
三乙氧基硅烷的制备方法大体可分为二种:
(1)醇解法
醇解法是向三氯氢硅中滴加乙醇溶液进行反应,其反应产物为三乙氧基硅烷
与乙醇,再进行精馏得到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式:
(2)直接法
直接法是将硅粉和乙醇在特制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三乙氧基硅烷及乙醇,再经精馏得到三乙氧基硅烷。
反应式:
副反应:
两种方法比较有如下优缺点:
醇解法:
(1)由于经三氯氢硅作原料,其原料沸点低,在空气中极易水解,不易贮运,危险性极大;(2)该反应中产生大量的氯化氢、污染环境,后处理复杂,且该法的工艺路线复杂,设备投资大,对设备腐蚀严重,不易大规模生产。
直接法:
(1)具有原料易得,贮存方便,反应中产生的H2气不会构成环境污染,工艺简单,反应易控制,产品质量好;(2)直接法中硅粉的转化率及产品的选择性很难达到较高水平。
综合比较,直接法只要能提高硅粉的转化率及产品的选择性,则是合成三乙氧基硅烷的最佳方法。
二、产品需求预测
目前,三乙氧基硅烷主要作为有机硅偶联剂及有机硅产品的原料使用,其主要用于合成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WD—20)、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WD—30)、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WD—40)、苯胺甲基三乙氧硅烷(WD—42)、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WD—50)、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WD—52)、N—(β—氨乙基)—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WD—55)、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WD—81)、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产品的主要原料。其应用十分广泛,国内目前生产上述产品的厂家接近十几家,仅武大有机硅新材料有限公司年需求量为200吨。另外,还包括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化工厂、江苏金坛市华东偶联剂厂、江西星火有机硅化工厂等单位均向我们寻求过货源,据有关厂家介绍,全国年需求三乙氧基硅烷在5000吨左右。而国内目前无任何厂家销售该产品,故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三、产品方案:
主产品三乙氧基硅烷,同时副产四乙氧基硅烷,每生产1吨三乙氧基硅烷副产0.3吨四乙氧基硅烷,目前,国内无该产品标准。参照国外有关质量标准,在满足用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确定产品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标准为:
1)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2)沸点(KPa)/℃ 131—132℃(101.3)
3)相对密度(℃) 0.875(20)
4)纯度 ≥99%
5)Cl- ≤20PPm
副产品四乙氧基硅烷产品质量:
1)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2)沸点(KPa)/℃: 169.1(101.3)
3)相对密度(℃): 0.934(20℃)
4)纯度 ≥98%
5)Cl- ≤50PPm
四、工艺技术方案
三乙氧基硅烷的制备方法在前述已作介绍,主要有醇解法和直接合成法,而在直接合成法中,又分为干法和湿法,干法虽然硅粉转化率高,反应选择性好,但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我们在进行大量的文献检索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采用直接合成法工艺路线,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已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硅粉的转化率达90%以上,三乙氧基硅烷的选择性在75%以上,产品收率达70%左右。本合成工艺采用湿法合成路线,将硅粉及特制催化剂混合后投入反应媒体中,再升温与乙醇进行反应,反应产物经冷凝后收集,产生的氢气经处理后排放,收集的粗产品采用精馏得产品三乙氧基硅烷。
其合成工艺路线如下:
五、产品成本(万元/吨产品)
六、主要生产设备(按100吨/年计):
1、反应釜:500升 一台
2、精馏塔(塔釜500升,塔经? 300): 一套
3、真空过滤器(? 1200 400升): 一台
4、冷凝器(S=4m2): 二台
5、泵 三台
七、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00吨/年计)
设备投资:20万元左右;厂房面积:80m2;
效益分析:目前三乙氧基硅烷市场价(用户自报价)为4.5万元/吨,按产品原材料成本2.0万元/吨(其中不包括副产品四乙氧基硅烷售价)按估算(人工工资、水电费及产品税、管理费等)各项费用合计1万元/吨,则总成本约3万元/吨,每吨产品可创纯利润1.5万元。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