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69323]甘肃中医学院通过省级鉴定科研成果简介(22)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化学药物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联系人:
李老师
所在地:甘肃 兰州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投资分析:
(1)成果名称:壳聚糖协同脐血造血干细胞对小鼠的免疫恢复研究
鉴定证号:甘科鉴字[2007]第078号
主要研究人员:赵粉琴 武权生 李淑萍 罗树彬 罗慧英 尹少甫
潘万龙 李朝平 靳 炘 裴广均
研究起止时间:2004年10月—2007年3月
推荐部门:甘肃省教育厅
内容摘要:
通过建立亚致死剂量60Co γ射线照射后的免疫抑制小鼠动物模型,探讨水溶性壳聚糖对人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小鼠免疫恢复和造血重建的影响。采用MTT法观察壳聚糖在体外对人脐血干细胞的生长增殖影响,并用流式细胞仪、外周血细胞计数及脾脏病理学方法观察壳聚糖对脐血干细胞移植小鼠的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的影响。
结果表明:
1、水溶性低聚壳聚糖在体外有促进脐血造血干细胞增殖作用,并有明显的剂量相关性;
2、其与细胞因子联合应用可促使小鼠的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2)成果名称:消糖优冲剂对大鼠实验性糖尿病影响作用的实验研究
鉴定证号:甘科鉴字[2007]第079号
主要研究人员:李荣科 王志旺 魏舒畅 刘永琦 明海霞 王昕 骆文郁
研究起止时间:2003年1月—2007年4月
推荐部门:甘肃省教育厅
内容摘要:
本课题从“脾虚痰湿内盛”立论拟定处方消糖优,在制成消糖优冲剂的同时进行药效和毒理学研究。药理实验证明消糖优对2型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能有效改善高血糖症,调节脂代谢及抗氧化,提高糖尿病大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研究结果:消糖优能降低2型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丙二醛的含量,显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此外,消糖优能降低正常小鼠糖耐量实验中的血糖值。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药按临床使用剂量短期内使用安全。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3)成果名称:于氏增食颗粒制剂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鉴定证号:甘科鉴字[2007]第080号
主要研究人员:邓沂 魏舒畅 郭朝晖 王小荣 李荣科 金辉
研究起止时间:2002年10月—2007年4月
推荐部门:甘肃省教育厅
内容摘要:
由于中药对小儿厌食症疗效颇佳但剂型原始,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品种亦很有限。于氏增食颗粒的处方源于全国名老中医、甘肃省名老中医于己百教授验方“增食煮散”,方剂原形为煮散,本课题拟将该方开发为现代制剂以便在临床上得到大面积的应用。
本课题以三效、三小、五方便为剂型选择原则,同时考虑到稳定性因素将剂型定为颗粒剂,筛选出了处方中水溶性成份、砂仁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砂仁挥发油的环糊精包合工艺,初步确定了制剂成型条件;基本上确定了陈皮苷、柚皮苷的检测方法;对颗粒剂制剂通则进行了质量检验,均符合药典要求。
经本课题的工作,基本上完成了该制剂的实验室制剂工艺研究及质量标准初步研究,其余研究将在以后陆续完成。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4)成果名称:锁阳咀嚼片对衰老模型鼠自由基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鉴定证号:甘科鉴字[2007]第149号
主要研究人员:刘永琦 安耀荣 徐晓艳 张锁庆 苏 韫 吴建军
高小林 魏舒畅 程小丽 舍雅莉 颜春鲁 张 毅
研究起止时间:2003年10月—2007年5月
推荐部门:甘肃省教育厅
内容摘要: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中药制剂改进及现代医学研究进展,研制了锁阳咀嚼片,并应用D-半乳糖复制衰老动物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锁阳咀嚼片可明显升高衰老模型动物吞噬指数、吞噬百分率、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脾脏淋巴细胞转化能力(P < 0.05);明显升高衰老模型大鼠脑、肾组织匀浆及血中SOD活性(P < 0.05),降低脑、肾组织匀浆及血MDA、NO含量的异常升高(P < 0.05)。明显延长衰老模型动物游泳时间、缺氧条件下存活时间(P<0.05);明显提高衰老模型小鼠治疗组小鼠第3、4、5天记忆测试正确反应率(P < 0.05);能改善衰老模型动物脑、肾、脾脏形态学的病理改变以及衰老模型动物的一般状况。提示锁阳咀嚼片可通过改善衰老模型动物具有的免疫功能,提高衰老模型动物抗疲劳、抗缺氧能力、抗氧化能力、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以及改善重要脏器组织形态损伤发挥延缓衰老的效应。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5)成果名称:姜萸汤有效部位配伍抗胃溃疡(脾胃虚寒型)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鉴定证号:甘科鉴字[2007]第150号
主要研究人员:蔺兴遥 李文著 陈 健 张艳 舒畅 张延英 景明
樊 秦 夏 琦 师 霞 李应东
研究起止时间:2003年4月—2006年12月
推荐部门:甘肃省教育厅
内容摘要:
本课题在“有效部位”配伍(挥发油+生物碱)的层次上,从“四个水平”(整体动物、离体器官、分子、基因表达)对该方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作用及其机理进行探讨;采用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技术萃取复方中的两种“有效部位”,既保持了复方的整体性,又提高了科技含量;运用药效学和制剂学的方法对原处方和有效部位的配伍比例和用量进行了筛选,在原方的基础上保证了最高疗效;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使疾病模型证候化,从而使该方的药效学实验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特色(方-证-病的统一)。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姜萸汤有效部位可能通过调节体温中枢、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而改善全身虚寒症状;通过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和加速NO/NOS的合成保护受损的胃粘膜;其镇痛效应可能与抑制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有关;其对胃肠道运动的影响是通过竞争性抑制M+样受体和直接对抗作用而实现的。SFE-CO2萃取物较传统水煎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所得提取物对以上指标的影响明显,显示了SFE-CO2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优越性。
本课题对中药复方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做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效用辐射面扩大,必定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可应用于医疗行业,市场前景良好。
效益分析:
该项目简介可应用于相关企业提升效率,具有较大经济效益。
厂房条件建议:
无
备注: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