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68860]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理论模型和实施技术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通信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联系人:
禇浩男
所在地:吉林 长春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投资分析:
“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理论模型和实施技术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59638220。
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智能交通系统重点资助研究项目,项目的起止时间从1997年1月到2000年12月。项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进行鉴定,鉴定结论:“该项目研究成果属国内首创,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以实时动态交通分配理论为核心,综合运用检测、通信、计算机、控制、GPS和GIS等现代高新技术,通过课题组开发的车载诱导装置动向地向驾驶员提供最优路径引导指令和实时交通信息,通过对车辆诱导防止和减轻交通阻塞,减少空气污染。目前,课题组已经研发出了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包括: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子系统;车辆定位子系统;交通信息服务子系统;行车路线优化子系统。研发了实物有综合信息处理服务器和通信服务器;小型发射机和差分定位接收机;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实验车;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车载诱导装置;交通流诱导系统与交通控制系统一体化研制设备。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从国际来看,目前在日本、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出厂的车辆上车载诱导装置的安装率几乎接近100%。截至到2002年6月,日本已经卖出961、9万台车载导航装置。
人们在购买车辆时,首先要看车上是否安装车载诱导装置;从国内来看,国家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出“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交通的发展。”科技部、公安部等7个部委都相应设立了智能交通系统研发项目。科技部于2002年设立了北京、上海等10个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城市。科技部于2002年8月在重庆召开了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共用信息平台技术研讨会。有了共用信息平台,就可以获得实时交通状态信息和实时交通服务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这为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的进一步产业化提供了外部环境和前提条件。同时,科技部设立了10项“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因此,从国际趋势、国家投入、人们需求来看,车载诱导装置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应用范围:公务用车、私家车、出租车、货车、警车、救护车、运钞车等车辆上。
效益分析:
本技术市场应用范围广,利润丰厚,效益十分可观。
厂房条件建议:
无
备注: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