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67975]微生物有机肥制造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动植物新品培育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可以量产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联系人:
谢正宇
所在地:北京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投资分析:
项目简介
土壤是由无机物(矿物质)、有机物和微生物三大基本单元组成,三者相互依存构成了土壤生态系。矿物质是土壤物质组成的主体,它既是农作物生长的载体,又是农作物无机营养的主要来源;有机质是土壤供肥、保肥的物质基础,又是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的必要成分;微生物是土壤中活的有机体,是土壤中物质和能量转化不可缺少的主体。 微生物的综合作用表现在,一、将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降解转化后便于农作物吸收;二、提供土壤微型动物和农作物生长必需的生理活性物质;三、产生多种抑制病原菌的抗生类物质;四、降解土壤中残留的有毒物质,从而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截至目前,针对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土壤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人们采用了诸如生物固氮、秸秆还田、测土施肥、退耕还草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但要达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缺乏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要实现农业增产优质和土壤资源再生这一目标就必须选用有益微生物对农业系统自身的产出如秸秆和粪便加以科学处理,使其高效地回到本系统中去,这样就减少了系统外部投入,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使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归于良性轨道。
农业生态系统中,由于气候条件和种植的作物基因水平相对稳定,土壤作为植物生长的载体就决定了农业生态系统中作物的产出和品质。而土壤的优劣又取决于土壤的肥力,于是肥料成为了农业生态系统生产的核心问题,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影响。近年来,国家农业部对有机肥给予了很大关注,提出今后以有机复合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原则,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本项目所研发的微生物有机复合肥属于有机肥料,以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为设计模板,以改善土壤生态系、优化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提高作物产量、品质为目标,强调微生物在有机复合肥中的核心作用,应用现代微生物技术,筛选国内外多种具有综合优势的菌种进行驯化、复壮、扩繁后作为肥料发酵剂和土壤微生物接种剂将其用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副产物——粪便,大幅度提高粪便肥效的同时,避免了由于处理方式不当引发的土壤“二次污染”,即土传病害污染。对促进农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生产绿色食品、节约能源及资源再生具有重大意义。
项目技术概述
该项目为现代微生物技术产品,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均由专业实验室完成,该实验室具有筛选、复壮、保藏、扩繁多种有益微生物的技术实力,研制的复合菌群对土壤、气候等生存条件要求阈值宽泛,在多种土壤中生命力表现强,能耐受正40℃到负30℃的温差变化。遗传性能稳定,可保证长期批量生产而不发生变异。肥料发酵剂对原料中的有机肥发酵完全彻底,肥分损失小,利用率高,并且能除去肥中的硫化氢、粪臭素、三硫醇等有害气体,可显著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肥料中配有土壤微生物接种剂,在施肥的同时将每克含有数十亿计的有益微生物接种于土壤中,补充了土壤有益微生物种群数量,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
项目研制过程中根据农产品种植营养需求进行分析,肥料中合理添加了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经过三年大田施肥试验,在葡萄、番茄、棉花、哈密瓜、大棚蔬菜田间试验中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项目技术所采用的农家肥、饼肥、微量元素等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本项目采用的技术可根据有关政策规定享受优惠税率。该项目知识产权独立。该产品的技术核心是肥料发酵剂和土壤微生物接种剂,实验室具有批量生产发酵剂和接种剂的技术经验,因此具备规模化生产微生物有机复合肥的实力。
生产工艺及优势
该微生物有机复合肥由农家肥和饼肥经多种有益微生物发酵、除臭,配以改土、抗病、增效的土壤微生物接种剂,添加少量无机肥和作物需求的多种微量元素如钙、铁、镁、锰、锌,经造粒、干燥而成。其中,微量元素用于构建植物细胞内酶或辅酶,肥料所含腐殖酸有助于增强作物光合作用、提高座果率、促进作物早熟,还有利于土壤解冻、压碱、保水、保肥、改善化肥施用后土壤板结和碱化现象。工艺优势体现在:有机肥、无机肥、微生物肥三肥复合;速效、缓效、长效三效复合;供肥、促生、抗病三功能复合。与目前大量使用的化肥相比具有成本低、无污染、肥效长、增产优质、抗逆保鲜、抗虫防病、改良土壤的优点。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我国微生物有机复合肥市场分析
2006从农业部获悉无公害农业种植基地有15881个,监测面积达2.47亿亩,约占我国18.3亿亩耕地面积的13.5%。在这些基地所辖耕地基本上都使用微生物有机复合肥,并且随着无公害农业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微生物有机复合肥需求量持续增长。
从整个肥料市场层面分析,据中国化肥投资分析报告,全国200多个县年化肥需求量为1.4亿吨,而目前国内化肥的生产量为5000万吨左右,只有大量依赖进口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并且随着化肥原料的涨价,农田环境污染的加剧,专家呼吁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多使用新型有机肥料。如果我国有机肥的比重达到10%,市场容量将是1400万吨,而在目前小型有机肥厂比重巨大,且生产工艺不成熟的有机肥市场,这一目标很难达到。
我国微生物有机复合肥原料来源分析
从生产微生物有机复合肥的原料来源分析,我国年产大量的禽畜粪尿、秸秆、绿肥、饼肥等生产微生物有机复合肥的原料,据农业部估算禽畜粪尿年产20亿吨,秸秆年产7亿吨、绿肥年产1亿吨、饼肥年产2000万吨,所含氮、磷、钾等营养成分折合总养分7000万吨,相当于目前化肥施用量的1.46倍。在保证发酵和接种菌剂的高效性的前提下,即可保证微生物有机复合肥的生产。
当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客观条件——市场和产业形成条件高度具备后,产业发展的核心和瓶颈便归结于如何应用现代技术改良土壤,为产业提供强大的驱动力,在优质的土地上产出优质的农作物。而在土壤污染恶劣且土壤营养缺乏的现状下,应用现代微生物技术为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打造了低成本和可行的技术平台,其核心产品就是微生物有机复合肥。
效益分析:
效益概算:
效益(75)=销售(100)-原料成本(15)-销售成本(5)-人工设备水电其他成本(5)。
厂房条件建议:
千吨厂投资概算及生产条件
千吨厂投资概算:
千吨厂总投资45万元,其中流动资金25万元,基础建设费14万元,设备费6万元,详细情况询13522701528。流动资金包含年产万吨生物有机复合肥原辅材料、菌种、微量元素、能源消耗、运输费用、人工工资、设备折旧、销售费用、包装费用、行政管理、不可预见费共计25万元;
基础建设费用包括生产车间、原料库、成品库、生产场地、发酵池等建设费共计14万元(如已经建成此费用可为0);
设备费6万元;
千吨产品年销售额180万元,年利润135万元。为了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扩大市场份额,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作物,可增建一个万吨微生物有机复合专用肥厂,填补当地市场空白,建厂布局合理,原材料和产品集散半径适当,市场就能够得到高效延伸。
生产条件:
生产工艺流程在 http://mcn.uzz.edu.cn上有清楚说明,工厂选址要求交通便利,原材料、成品集散运距合理,水、电供应充足。总用地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厂房面积120平方米,其中,原材料库100平方米、加工车间100平方米、成品库100平方米、二级种发酵间50平方米。化验室50平方米、办公室50平方米、生产场地250平方米,堆料场100平方米,发酵池(4米X1.5米Xl米)2个。
备注:
已经在新疆建设万吨有机肥厂,现在销售供不应求.主要用于经济作物如:棉花葡萄西红柿啤酒花和甜瓜。
目前正在新疆南疆建设一家10万吨有机肥厂,用于恢复多年使用化肥的农田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