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青海技术市场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060769]汽车水平、升高自动控制减震器项目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汽车

类型: 发明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ZL200410025860.7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联系人: 徐景楼

所在地:陕西 西安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投资分析: 项目介绍 项目概况   该项目的技术来源自西北工业大学。   目前传统轿车的减震系统,多采用的减震器主要由弹性元件、减震器、导向机构组成。由于弹性元件减震器的综合特性,影响了汽车的行驶性能和操作性能,使乘坐舒适性和操作稳定性,在传统的定刚度弹簧和定阻尼减震器的悬架中无法同时满足,只能保证汽车在某一特定的道路和速度条件下达到性能最优折衷,只能被动的承受地面对车身的作用力,而不能主动的控制这些作用力。因此为了克服传统减震器对其性能的限制,本项目采取了如下措施:在机械减震器上加装了液压缸;采用了脉宽调制式数字电磁阀作为电子控制装置,并在车身上装有多个传感器;利用电子离合器实现了对液压泵运动的自动控制。   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使液压缸行程高度的变化可适应较复杂的路况,大幅度增加了车身高度的调整能力,并且无论车辆装载如何变化,车身均可保持一定的行驶水平,确保汽车悬架的几何关系不变。当汽车在转弯、起动和急加速时,有较好的行车性能,提高了车辆的行驶安全性、舒适性和越野性,并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底的特点。   汽车水平、升高自动控制减震器补偿了传统减震器的以上不足,是一种能提高汽车安全性、舒适性和越野性的,光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产品。技术的可持续性和高速发展前景期长,在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领域,国内外同行业竞争没有对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对本产品实施形成较大的竞争力。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市场分析 ①目标市场   我们的目标市场是减震器生产厂家,包括特种车辆、轿车等整车生产及配套厂家。 ②市场前景   在应用范围上,电子减震器可装备公安、武警、野战部队的车辆、伤病员救护车辆及特种车辆。在民用方面市场前景更加广阔,排量在1.6升以上的轿车都可安装。驾驶员可根据路况随时控制、调整车身高度,越野车能走的路,安装了电子减震器的车辆就能通过。从动能消耗上一般轿车每百公里消耗10升左右汽油,而越野车每百公里消耗汽油量在20升左右。 效益分析: 经济社会效益预测   汽车水平、升高自动控制减震器产品,技术产业关联度大,涉及的行业多,新增长企业职工最少在2000名以上,这只是生产、科研和开发。如果将全国销售人员和维修人员加起来企业职工人数将超过3000人。项目的实施,必将为地区性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提供有利的项目支撑和科技支撑。 厂房条件建议: 无 备注: 项目专家背景   赵宁,男,1958年生,硕士学位,在职博士生。1999年被评为西北工业大学"教学科研双百人才"。现为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学科硕士生导师,车辆工程专业负责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机械动力学及控制、机械动态设计、现代设计方法、有限元方法、机电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仿真、CAD/CAE技术,以及汽车动力学及控制、汽车底盘及零部件技术研究。近年来,主持科研项目7项,其中航空科学基金项目1项,航天预研项目1项,国防型号项目2项,合同项目3项;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科研项目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航空科学基金项目3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博士点基金1项,合同项目2项。   方宗德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任西北工业大学汽车工程中心主任。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办和国家教委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被航空工业总公司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传动分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动力传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陕西分会常务理事;西北工业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科研方面,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7项,国防光华三等奖一项,航空基础研究一等奖一项。

推荐服务: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