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59751]用生物技术选育抗螟玉米自交系杂交种子的方法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生物医药
类型:
发明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ZL200610045758.2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联系人:
佟旭
所在地:辽宁 鞍山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简介:
利用生物技术,选育抗螟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研究的是寄主(玉米)与螟虫(抗源)之间的寄生与反寄生的相互关系,科学有效的发明出一种玉米,不适应螟虫寄生、生存、发育、繁殖的环境,实现这种玉米对螟虫不寄生,寄生后不成活,不危害,达到抗螟目的。专利品种抗螟一号玉米新品种的开发利用,决非普通玉米新品种选育,不同之处:
(1)它必须是解决防治世界性害虫玉米螟前提下实现高产,是前人无先例的一项庞大的基础性、常规手段下完成的高新科技生物工程(15-20年时间)。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转基因育出抗螟玉米新品种投入生产使用(非常规)。
(2)必须研究寄主(玉米)与螟虫(抗源)之间互相关系,通过育种生物技术,彻底改变玉米主要生物质量性状,找到抗螟基因的纯合体。
(3)必须发明出一种玉米,这种玉米能使一代螟虫不寄生(过敏)即使个别少数二代螟虫寄生后(坏死)不适宜生存、发育、繁殖的环境而死亡,达到抗螟目的。
(4)抗螟必须是免除污染,必须是高产优质高效,必须是降低生产成本,必须是解放生产力,实现此目的,就必须是用生物技术工程,解决抗螟虫的四个主要质量性状的统一一致性,既对一代螟虫有驱避不寄生性(过敏)和改变出雌棒的错期隐避性。对二代螟虫有抗生不适应性(坏死)和生态补偿性融为一身,达到四性的辩证统一,才能育出抗螟高产高效杂交种。
技术特色:
①从源头上解决了螟虫不寄生少危害问题,使螟虫危害率由原来的93-100%降到目前的5-30%以下,一代螟食叶级别达到抗和高抗标准,只要你播了抗螟品种,就可解决抗螟问题,是一项投资最少,见效最快,最易被人们接受的高新科技成果。
②结束了人工药剂、生物防螟历史,全国每年可节省防螟费用110亿元,避免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使农产品达到绿色食品要求,为玉米出口打开通路。
③提高玉米单产10-20%以上,增产1500公斤/公顷以上,按公斤价1.00元计算,辽宁省166.7万公顷玉米可年增产25亿公斤,增效25亿元,全国如能推广使用面积达十分之一是233.3万公顷,每年可增产350亿公斤,增效350亿元,而且所产玉米全部是无公害,放心食品,达到优质。
国内外趋势:
世界范围内玉米的病虫害高达350多种,其中以鳞翅目的玉米螟分布最广,危害最重,是世界性害虫,严重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美国每年因玉米螟的危害,玉米产量损失和防治费用高达10亿美元。我省玉米螟虫的危害也相当严重,据我们从1992年至2007年17年的观测,在海城地区玉米螟虫危害率因品种、气候条件不同,每年都有轻重不同的发生。一代螟虫危害率在正常年达35~56%,气候适宜大发生年螟虫危害率在76~100%之间,轻年减产2~3成,大发生年减产4~5成,我省166.7万公顷玉米每年因玉米螟虫危害要减产25-41.6亿公斤粮食,全国要减产351.5~586.5亿公斤,所以要提高玉米的单产和品质,防治玉米螟虫必须列入首位进行攻关研究。
目前我国防治玉米螟虫的办法主要有三条,一是靠人工药剂防治,该办法缺点是工作量太大,时间集中,价格高,难度大,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省每年用于防治玉米螟的费用高达10亿元人民币,全国每年用于防螟费用高达110多亿元,效果不理想又污染环境,产品有残留不符合绿色食品要求。二是用生物防治,利用螟虫的天敌赤眼蜂,缺点是价格太高,面积太大,时间集中,育不出这么多赤眼蜂,投放困难而推不开。三是选育推广抗螟高产品种是最佳方案,该办法在源头上解决抗螟虫问题,不用任何农药和生物防治达到防螟虫目的,是投资最少,见效最快,易推广的好办法,目前美国已广泛使用,我国尚没有这样好的品种。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抗螟玉米新品种选育一直是众多科持工作者向往和追求的目标,是农民期盼等待以久的好品种,如果抗螟一号投放市场后,再不用人工药剂防治玉米螟虫,这样可节少工本费450元/公顷,可增产粮食1500公斤/公顷以上,增效1500元以上,在同样播种量,同样种子价格的基础上,只要更换一下抗螟品种,就可增产、增效、安全环保,有哪个农民不乐呢?所以一投放市场后就会产生抢购热潮,种子将供不应求,市场前景相当乐观。
我省166.7万公顷玉米,需种子6250公斤,每年需要1.67万公顷种子田才能生产出来,按目前亲本数量,很难达到,因此种子将供不应求。
经济收益分析:
市场需求决定投资金额,效益取决于销售数量,总体讲:已投资一元以盈利一元,以投资5000万元,可盈利5000万元,是100%的盈利项目:
以辽宁省166.7万公顷玉米为例,每年推广应用面积近五分之一计算,那么是33.3万公顷,用种量是37.5公斤/公顷,即用种子1250万公斤,按目前种子成本收购价2..4-4.0元/公斤,按4.0元/公斤收购,年需收购资金5000万元。
销售价,辽宁杂交种价位是9.0-12.0元/公斤,按10.0元计算。
纯利润=销售价-收购成本价-其它费用。那就是10元/公斤-4元/公斤-2元/公斤=4元/公斤。每年用1250万公斤种子纯利是5000万元。该抗螟玉米新品种一问世就会在全国产生销售热潮,效益相当乐观。(本投资不计算固定资产那部分)
厂房条件建议:
2000---3000平方米(三相电)
备注:
只要您使用该技术,利用抗螟自交系育出抗螟品种,来代替目前推广的不抗螟品种,就可达到不用农药及天敌(赤眼蜂)前提下实现抗螟。
1、从源头上解决了螟虫不寄生少危害的问题,使一代螟虫的危害率由原来的93%--100%降到目前的5---30%以 下,达到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王晓鸣,戴法超研究员负责制定的玉米对玉米螟抗性的抗R和高抗HR的评价标准。只要您播种了抗螟品种就可以解决抗螟问题,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最易被人们接受的高科技成国。
2、结束了人工药剂,生物防螟的历史,全国每年可节省防螟费用110亿元,避免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成本,使农产品达到绿色食品要求。
3、达到高产、高效、优质无污染的放心食品。
4、该技术经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长春)验证为阴性,不属转基因品种无任何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