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59438]减震建筑物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建筑材料
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200820199890.3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联系人:
马冀
所在地:云南 昆明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简介:
其设计原理是:依据滚动(滑动)减缓摩擦效应理论,在地基与建筑物结合面设置一隔离层,将地震水平波能量(作用力)与建筑物(反作用力)隔离开来,(作用、反作用,动、静力)释放于隔离层,不交汇、减切于建筑物上,建筑物不会大幅度摆动,未失去重心、平衡的建筑物自然不会垮塌。为了减轻地震的灾难,人们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些地基与建筑物非固定连接的技术方案,如:在地基与建筑物之间设置滚动钢球的技术方案(中国专利89102575.8;96115840.9);将建筑物制作成倒放的圆筒形状的方案(中国专利95102369.1);在地基与建筑物之间设置滚动钢球和弹簧的组合方案(中国专利00101533.8)。这些方案虽然都可以起到减震效果,但在实际运用中都存在制造成本很高,施工中要保证建筑物的垂直度较难的问题。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特别是一种减轻地震灾害破坏的减震房屋。传统的建筑物都是与地基紧紧固定在一起的,在地壳运动平稳的地区这种整体结构的建筑具有稳固、结实的优点;但在地震高发地区则变成了致命的缺点,地壳晃动时的惯性力常使建筑物被拦腰折断。
经济收益分析:
橡胶隔震已出现多年,可至今都很难在民间推广并普及,根本原因在于橡胶会老化,而且造价很高。钢板、弹簧隔震也同样面临着锈蚀,造价高的致命弱点。昆明新机场航站楼修建时整体采用了橡胶和钢板弹簧,的确可以起到隔震的作用,但致命的弱点在于造价奇高,而且橡胶会逐步老化,钢板、弹簧也会锈蚀,更换比较麻烦,维修和保养的成本很高,因为新机场航站楼、云南省博物馆新馆均属于特殊建筑,由政府直接出资,可以不计成本。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向民间推广或者根本无法普及,更谈不到造福于民。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震建筑物,其结构简单,建造成本低,施工容易,可减轻地震的破坏力,并且可对建筑物搬迁。此技术不需要特殊物质材料,不增加建筑投资,城乡随处可见之现有材料即可,克服现有橡胶、金属等隔震支座易老化、锈蚀、昂贵等缺陷。便于普及,推广城乡,拯救无数人的生命,保障财产免遭不可估量的损失,造福全人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厂房条件建议:
建筑公司(集团)均可使用此技术!
备注:
此项技术非国家科研权威机构、职能部门所谓专家、学者设计,往往引不起当局重视。一位伟人说过:“不管白猫、黑猫(权威、民间),能抓得住老鼠(抗震减灾、救命保平安),就是好猫(高科技)!”
我们不可能出钱(也不合法/理)写什么‘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投资商自己会对市场前景、回报率反复调研论证的。(以我们近20年的专利研发及转让经验,投资商是不会认可专利人自己所出具的任何报告!这等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凡是没有投资商,且只对前期费用(工作成本费)感兴趣,而对于项目成功以后、数额较多的提成(佣金)不太关心的中介、报社、孵化器、出版社、研究院、推广公司等敬请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