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58825]机动车加速制动一体化踏板装置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汽车
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zl200520096296.8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联系人:
梁刚华
所在地:湖北 湖北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我国汽车保有量约占全世界的2,但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的15,多年高居世界第一。近年来,连续3年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平均每天死亡300人,相当于每天一架民航客机失事。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结果表明,道路交通事故比空难、海难事故严重得多,造成的死亡人数甚于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国GDP的1至3。为此,各国政府无不把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作为重要的执政目标。道路交通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与“人、车、路、环境、管理”等诸多要素有关,其中以“人”与“车”的因素最为重要。根据事故统计分析,驾驶员、车辆和道路原因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分别约占71.6、6.2、0.16。
自从1931年亨利-福特发明了油门、刹车双踏板装置以来,一直沿用至今。众所周知,目前驾驶机动车加速时踩加速踏板,减速时松加速踏板,制动时踩制动踏板。因此,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是机动车缺一不可的操作机构。这两种踏板均由右脚掌操作,由于两套踏板互为独立机构,行车时右脚掌要在两种踏板间来回转换,以保证对机动车速度的控制。行车时,转换踏板增加了驾驶员的紧张度,转换踏板动作需要时间。根据有关测试结果,右脚掌从加速踏板转换到制动踏板的最快动作时间一般在0.2~0.4秒,若按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中高速公路对小型客车限速120千米/小时计算,这一时间延长制动距离约6.6~13.3米,若按现行的城市道路对小型客车最高限速70千米/小时计算,这一时间延长制动距离约3.9~7.8米。此种踏板的布置安装型式及操作方式,需要驾驶员对前方情况提前作出判断,在突发情况下,会引起驾驶员的心理恐慌,极易造成驾驶员的误动作,这些不利因素是酿成交通事故的隐患。
面对这样一种严重危害性车安全的现实问题,很多人开始着手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为缩短转换踏板所需的时间,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经深入分析,这些方案有的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有的结构复杂可靠性差,有的甚至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因此,目前在机动车市场上还未有以上专利的实施产品。随着机动车电子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各种传感器在机动车上的大量运用,具有电子油门控制系统的机动车已在市场上出现。电子油门控制系统明显的一点是可以用线束(导线)来代替拉索或拉杆,将原来的机械传动机构变为电动传动机构,这项技术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技术支持。本专利技术将利用目前的光、电、机技术,将加速与制动踏板的功能全部放在制动踏板上完成。其操作方法简单,制动的反应时间快,不易误动作,是一种安全、可靠、方便的加速制动一体化踏板装置。
市场分析
汽车是一种技术密集与高附加值工业。由于汽車是由上万零件組成,通常一家厂商只制造少数重要功能零部件,至于其他零部件則由配套厂家供应或自国外进口。目前安全、节能、环保以成为汽车制造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汽车的安全性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ABS(防抱死系统)、 EDB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ASR(驱动防滑系统)及安全气囊已在一些中低挡车型广泛运用,一切能够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设施都能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同。2004年全球汽车产量高达到6400万辆,其中我国的产量已超过500万辆,汽车保有量近3000万辆。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生产国。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已有各类生产企业5800多家,总资产已超过万亿元。汽车工业总产值已达11000多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接近百分之二。随着汽车市场需求和保有量的增长,社会汽车化水平将不断提高。目前中国汽车化水平是24辆/千人,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35辆/千人。
本专利产品的终级用户为汽车车主, 产品到达终级用户手中可通过三种途径:1.汽车生产厂家新车配套出厂,2. 汽车生产厂家把本产品作为选配件,由其经销商根据买主要求配置,3.车主到修车厂家对旧车进行改装。三种途径中重要的是第一种,也是打开市场最关键和最经济的一种途径。综上分析,本专利产品达到年产量1万套的目标是较容易实现的,若产品能够打入这十家汽车集团生产厂家中的一家,则产量就能突破10万套大关。 国内的最大市场容量是每年汽车生产量加上一部分保有车辆的改装,其国际市场容量将是国内市场的十倍。这一市场还是空白,竟争还未形成,谁能率先打开市场,谁就能获得成。
效益测算分别按设计产能的1万套、5万套、10万套、20万套四种情况进行核算。
年产量(万套) 1 5 10 20
每套成本(元/套) 538 352 329 315
销售单价(元/套) 1000 800 800 800
年销售额 (万元) 1000 4000 8000 16000
销售利润 (万元) 462 2240 4710 9700
税后利润 (万元) 229 1513 2521 5227
投资利税率 46 224 471 970
结论通过对该项目的行业背景的调查、市场的分析、效益的估算、风险因素的分析,该项目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建厂条件容易满足,投资规模可灵活掌握,风险因素可控,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项目负面影响因素少,利于中小企业及个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