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56683]望谟县6万亩甘蔗种植基地项目寻求合作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动植物新品培育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可以量产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联系人:
谭立斌 田茂云
所在地:贵州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一、提出依据
1.1、环境及社会经济概况
望谟县位于贵州省南部,红水河北岸,地处东经105°51′-106°32′,北纬24°56′-25°37′范围之间,东、北分别和罗甸、紫云、镇宁三县接壤,西与本州的册亨、贞丰两县比邻,南与全国最大的甘蔗主产区广西隔红水河相望。全县辖9乡8镇,国土面积3005.5平方公里,宜蔗面积100万亩,人口29万,其中农业人口占94%,少数民族占80%,全县海拔多在300-1700米之间,是贵州省比较突出的热量好、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暖的湿热地区,除海拔较高的打易、麻山、郊纳三个乡镇无甘蔗种植外,其它14个乡镇都有甘蔗种植分布。
望谟县属典型的"老、少、边、穷"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文化相当落后,县域经济缺乏活力,地方财政十分困难,每年都要靠国家大量补贴维持正常运作,全县除了两糖厂外,无任何其它规模工业企业。
1.2、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蔗糖产业
望谟县人民政府历来重视蔗糖产业的发展,在其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中,从"8.5"规划以来,一直把蔗糖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特别是公司进驻后,成立了以县人大副主任为指挥长、经贸局局长为副指挥长的县甘蔗基地建设发展指挥部,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农业、工业的两位副县长及甘蔗指挥部指挥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协调工作组,专门协调解决公司在甘蔗原料基地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县人民政府出台了针对甘蔗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
1.3、公司基本情况
望谟县中源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旗下拥有两条制糖生产线,其中平郎生产线(原望谟县糖厂),在1986年投产,现日处理甘蔗能力为500吨,公司拟扩建到1000吨日处理规模;桑郎生产线(原望谟县桑郎糖厂)于1998年建设,当年投产,规模为日处理1000吨甘蔗,设备配置选型目前属国内同行业较先进水平,公司还将技改日处理甘蔗1500吨生产规模。公司现有固定资产7300多万元。
公司两条制糖生产线每年可处理30万吨甘蔗,产白砂糖3.6万吨,产食用酒精4000吨,产值超过1.92亿元、利润可达3000多万元、税收超过2000万元。
二、项目的建设
2.1、项目的投入
2.1.1、项目投入情况
A、种 子:60000亩×1吨/亩×260元/吨=1560万元
B、种 子 运费:60000亩×1吨/亩×30元/吨=180万元
C、开荒种植费:60000亩×200元/亩=1200万元
D、肥 料:60000亩×6包/亩×75元/包=2700万元
E、农 药:60000亩×15元/亩=90万元
F、平均每亩投入:955元
G、合计总投入:5730万元
2.1.2、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总投资:5730万元,其中申请银行贷款4000万元,公司自筹1730万元。
2.1.3、建设周期
建设周期:10个月。
2.2、项目建设
规划种植甘蔗6万亩,年产甘蔗30万吨,以每吨甘蔗280元计,甘蔗产值为8400万元,规划2000户农户6000人参加甘蔗种植,户均年收入42000元,人均年收入14000元,除去肥料等硬性投入,户年均纯收入25800元,人年均纯收入达9500元;同时,每年可以为90辆社会车辆提供900万元的运输收入,仅4个月的时间人(车)平均收入10万元。
2.3、公司及财税效益
项目建设后,可提供30万吨甘蔗入榨。公司两条制糖生产线开机正常生产,可以解决500人下岗职工重新再就业;按产糖率12%,产酒率1%计,可产白砂糖3.6万吨,产食用酒精4000吨,产品合计4万吨,平均每吨产品按4800元计,年产值超过1.92亿多元、利润可达3000多万元、税收超过2000万元。
发展甘蔗种植业,是调整我县农业产业结构及开发式扶贫的重要出路,是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有效途径。
三、综述
本项目投资少,建设期短,见效快,是一项短、平、快的项目。项目建设成后,每年产甘蔗30万吨,甘蔗产值为8400万元,规划2000户农户6000人参加甘蔗种植,户年均纯收入28500元,人年均纯收入达9500元,同时,每年可以为90辆社会车辆提供900万元的运输收入,仅4个月的时间人(车)平均收入10万元。本公司年产白砂糖3.6万吨,食用酒精4000吨,年产值1.92亿元、利润可达3000多万元、税收超过2000万元。
总之,若我司能引进4000万元资金支持建设,我们将能按时完成6万亩甘蔗基地的建设,随之可促进望谟县制糖产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项目的实施,将为麻山地区人民和龙滩库区移民,通过发展甘蔗种植生产,增加经济收入,早日脱贫奔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起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