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金绍黑
所在地:四川 成都市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人将光合细菌制剂用于水产养殖上,光合细菌在养鱼、虾等方面有促进生长、净化水质等的作用。在开始的光合细菌养殖热中,大多用的是红螺菌。
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EM传入我国后,曾在北京地区试验养鱼、在湖北等地养蟹、在福建养虾,都取得了好结果。在平谷,在使用了EM后,苗期的鱼不但成活率高,而且鱼的生长速度显著加快,同比身长增加1/3以上。在某部队农场,养鱼池的水明显净化,使原本不相信微生态制剂的养鱼人成为热衷者。
近年来,广东、福建等地的养殖户用益科乐制剂制成的肥水剂投入养鱼池、养虾池等,既净化了水质,又促进了池内水生生物的生长,使鱼虾的产量大幅度增产,受到水产养殖户的热烈欢迎。
十多年来,通过在鱼虾、甲鱼、海参、鲍鱼等多种水生动物上的使用,充分证明了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业上有着多种作用功能,是无公害水产食品和绿色水产品生产的重要技术。
1.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和适口性
鱼饵料经微生态制剂发酵后,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提高8%~28%,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有机酸含量明显提高,pH值降低。即使是用微生态制剂喷洒饵料饲喂建鲤,由于微生态制剂的酸甜香味,能够刺激建鲤的嗅觉和味觉,并通过大脑反射性调节,使鱼类有一种兴奋、愉快的"心理"反映,消化液分泌加强,酶活性提高。消化酶活性提高,使饲料的分解、消化加快,消化吸收功能增强,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饵料系数降低,增重率提高。试验还表明,用微生态制剂饲喂长毛对虾,其增重率随微生态制剂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每亩菌剂使用量为1kg时,增重比对照提高12.5%;每亩施用6kg时,增重率提高62.5%。
甲鱼饲料中添加0.3%微生态制剂饲喂5个月后,平均比对照组增重24%。鲢鱼、鳙鱼、草鱼、罗非鱼等,增产幅度在10%~30%。
2.改善水质,提高鱼体内有益微生物含量,提高鱼虾抗病性,使死亡率明显降低
微生态制剂通过饲料和水体添加,有效改善了水体外环境与鱼虾肠道的内环境,鱼虾的抗病能力明显提高。
在甲鱼中应用表明,当鱼池中添加的微生态制剂量达到10mg/L,水中的硫化氢和铵氮明显降低,降低幅度分别为33.3%,水质改善既有利于甲鱼本身的健康生长,也有利于水体中浮游生物如红虫等的生长,红虫的大量繁殖又为甲鱼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实验组甲鱼食性好,健康无病,体表光滑,生长速度快,平均体重比对照组增加24%。水质改善后,鱼池换水时间也由原来的5~7天,延长到12~18天,节省了大量的水和电。
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改善鱼虾肠道中的菌群结构,保护肠道内有益菌的优势地位,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抵制外来有害菌的侵袭,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淡水鱼养殖试验表明,使用了微生态制剂后,改善了水质,提高了鱼虾本身的抗病能力,淡水鱼的几种主要病虫害如烂腮病、霉鳞病和肠道感染也几乎没有发生。
3.改善产品品质,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
水产品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创汇额不断增加,但水产品质量差,安全卫生问题较为突出,常常因为有害物质残留超标而出现贸易纠纷、索赔等问题,尤其像多宝鱼"孔雀石绿"事件,弄得沸沸扬扬,严重影响了我国水产品的声誉。
由于微生态制剂能改善水体环境,提高鱼虾本身的免疫功能,不发病或少发病,鱼药的使用尤其是抗生素类化学药物的使用量大大减少甚至不用,"孔雀石绿"这样的违禁药品更是严禁使用,因而水产品中基本无药残或药残极少,可以达到国家允许的标准,不影响出口竞争能力。如2005年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对美国出口南美白对虾,凡是使用微生态制剂养殖的产品完全合格。因此,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对提高我国鱼产品的品质,冲破国际贸易上对我国水产品设置的"绿色壁垒",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提高了水产品的营养价值,主要表现在蛋白质类营养成分明显提高,胆固醇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明显降低,鱼虾营养更加丰富,味道更加鲜美,个体发育均匀,大小整齐,卖像好,防腐保鲜,货架寿命延长。
4.提高亲鱼的受精率、产卵量、孵化率和鱼苗成活率
在甲鱼(中华鳖)亲鱼的饲料中,每千克添加3ml的微生态制剂,甲鱼的采食量平均增加27.5%,体重也明显增加。尤其是产卵时间延长2个月。产卵量比对照组增15%,并且孵化率也比对照组高。
在鲫鱼、螃蟹育苗上使用,鱼卵的孵化率高,鱼苗(蟹的苗蚤体)发育健壮、整齐、活泼、色泽光亮,耐运输,投放成活率提高。
中华石斑鱼是由我国台湾省培育出的优质可人工饲养的石斑鱼类,前些年主要在台湾省育苗,海运到大陆养殖。由于运输鱼的密度大,加上环境条件的改变,一般成活率只有20%~30%,损失严重。使用微生态制剂喷洒鱼苗和鱼池后,成活率提高60%~7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